擔心區域型金融風暴 國際清算銀行總裁示警各國政府應努力避免債台高築

債市

隨著美國、日本、公債殖利率近期大幅攀升,國際清算銀行(BIS)總裁卡斯騰斯(Agustin Carstens)近日發出警告,敦促各國政府遏制公共債務「持續」成長。

《路透》等外媒報導,國際清算銀行警告「世界各國政府」應立即控制公共債務,以免為時已晚,高利率會破壞金融穩定。

BIS敦促各國政府減少公共債務

國際清算銀行向世界各國政府發出強烈訊號,要求停止公共債務不可阻擋的成長,因為利息成本太高,可能會拖累全球信心和金融穩定。它建議建立一個透明的財務架構,並立即節省支出。

卡斯騰斯表示,世界各國政府必須緊急控制公共債務的無序增長,因為利率持續上升,使許多國家的財政路徑難以為繼。

他說,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由於利率較低,許多政府得以維持高額財政赤字和高額債務,卻不危及金融穩定,避免做出削減支出或增加稅收等艱難的決定。

可是如今,低利率的時代已經結束。在民眾還沒有開始失去信心之前,各國政府整頓財政的時間有限。

日本央行周二(5月27日)在東京主辦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卡斯騰斯上表示:「市場現在開始理解,一些國家的財政路徑是不可持續的,如果政府高層不加以監管,全球金融體係可能立即陷入混亂。」

日本4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至新高

BIS還警告說,許多國家政府必須啟動財政整頓進程,而不能只是解決眼前的問題。

近期,美國、日本和歐洲的公債殖利率持續上升,反映出金融市場相當擔憂各國政府可能增加支出導致公共債務升高。

日本、美國、歐洲公債價格近期齊聲大跌,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其中,日本價格6周內崩跌2成,日本40年期公債殖利率近期突破3.5%,創歷史高點,日本3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短短45天內暴升100個基點,已達3.2%。

美國30年期國債殖利率自5月21日以來穩居5%之上,英國30年期公債的借貸成本已達5.5%,排除今年4月短暫飆升的狀況,這已經是1998年以來的新高。德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達到3.1%,幾乎追平歐元區債務危機初期以來的最高水準。

政府須建立財政紀律架構

「若出現公共債務違約,可能破壞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並破壞貨幣政策,每當各國央行不得不承擔政府債務時,就會導致國庫成為貨幣政策制定官員(由財政部主導)的局面,從而刺激高通膨和本國貨幣嚴重貶值。」BIS總裁指出。

卡斯騰斯接著重申:「財政部必須控制債務的持續成長,因為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經濟不穩定的風險將變得更加嚴重。

國際清算銀行在促進世界各國央行之間的貨幣和財政合作方面發揮作用,並且具有發揮各國央行的銀行的作用。

卡斯騰斯也表示,受人口老化、氣候變遷、國防支出大增等長期因素的影響,世界各國政府的公共支出持續增加的壓力升高。

「政府必須建立一條透明可信的財政路徑,以維持長期財政穩定,並以強有力的財政紀律架構為基礎,更重要的是兌現承諾,各國央行不應該成為承擔所有負擔的一方。」他建議。

在談到貨幣政策時,卡斯騰斯強調:「我們不應該期望各國央行總是能夠在短期內將通膨控制在一個狹窄的區間內,因為正如我們過去所看到的那樣,一些通膨是由央行無法控制的因素造成。」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