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中綻放的戲劇之花 萍蓬草兒童劇團

地方藝文

萍蓬草,有著堅忍不拔與適應環境的能力,如同以其名為的萍蓬草兒童劇團,成立20多年來歷經重重困難挑戰,仍然為了孩子的笑容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帶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堅忍不拔的萍蓬草精神

2009 年萍蓬草兒童劇團於員林演藝廳首度售票公演《羽毛的秘密》,上千名觀眾購票入場支持。

2003年,彰化縣正值首度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的盛事,全縣沉浸在花香與喜悅之中,然而,對於當時正在花博辦公室工作的郭月媚而言,面對小弟的離世讓她陷入無盡的哀傷,生活彷彿失去了色彩。後來她回想起在學生時代,戲劇曾帶給她無限的快樂與滿足,她決定找回心中熱愛的戲劇舞台,在花博會的臨時辦公室中找了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於2003年11月11日共同催生出劇團。

郭月媚團長說,最初劇團的命名靈感來自於臺灣特有種原生植物——臺灣萍蓬草,這種植物曾經在鄉間隨處可見,但隨著環境的變遷,現在已被列為瀕危物種。萍蓬草的堅忍不拔與適應環境的能力,正象徵著劇團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萍蓬草兒童劇團於員林演藝廳舉辦舞台設計工作坊。

後來劇團正式轉型改名為「萍蓬草兒童劇團」,成為彰化第一個兒童劇團,創團初期,團員們密集地接受了肢體、表演概念、編導理論等專業訓練,他們在彰化縣文化局南北戲曲館及員林演藝廳等場館進行培訓,為未來的演出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不畏艱難 從業餘到職業

2011 年作品《仙草冰》改編自彰化文學作品,帶領觀眾懷舊純真的童年時光。

萍蓬草兒童劇團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的挫折與挑戰,成立之初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場地問題,由於彰化的表演資源較為有限,劇團沒有固定的排練場地,團員們曾經在公園、學校的操場上進行排練,甚至借用朋友的空間。早期也由於缺乏經費,他們只能進行免費的校園演出和公益活動,團員們為了生計,不得不兼做其他工作,導致排練時間有限。有些團員因無法兼顧而選擇離開,留下的夥伴更加堅定,決心要將劇團經營得有聲有色。

2009年,萍蓬草兒童劇團決定挑戰公開售票,從業餘晉升為職業劇團,這對他們來說這是個巨大的挑戰,因為需要在沒有固定觀眾群的情況下,吸引觀眾購票進場。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劇團精心策劃了兩部新戲——《奇幻王國許願燈》和《羽毛的秘密》,後來在員林演藝廳舉辦的首場售票公演大獲成功,吸引了1,000多名觀眾前來觀賞,這次的成功,讓萍蓬草兒童劇團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也奠定了他們走向專業化的基礎。

2013 年轉型改名為萍蓬草兒童劇團,致力於創作兒童劇。

彰化人的劇團 演彰化人的故事

郭月媚說,萍蓬草兒童劇團的團員都是道地的彰化人,他們深深熱愛著這片土地,希望將彰化的在地文化與故事呈現在舞台上。劇團每年堅持辦理多場巡迴演出,主要地點是彰化縣內的各國中小學和各鄉鎮的文化中心,深入鄉村、校園,為當地的孩子們帶來精彩的演出。

萍蓬草兒童劇團的作品,常常結合了彰化的歷史、人文與風土民情,例如曾經改編臺灣鄉土文學作家王拓的兒童文學作品《咕咕精》,將地方的傳說故事搬上舞台,讓孩子們透過戲劇了解家鄉的文化;此外,萍蓬草兒童劇團還設立了「村落故事銀行」,蒐集地方的文史故事和耆老的記憶,編寫成別具特色的鄉土劇本《阿母的土角厝》,這些作品不僅豐富了劇團的劇目,也讓觀眾透過欣賞演出更深入地認識彰化,喚起了觀眾對家鄉的認同與懷念。

2019 年演員們透過生動的演技呈現蘭大衛的故事。

融合社會議題與童趣 寓教於樂

萍蓬草兒童劇團在劇本的編撰上,也結合社會議題,郭月媚團長說,她希望透過戲劇的形式,引發觀眾對現實問題的思考。例如,在作品《瑪莉甜心派》中,他們探討了新移民的問題,劇中描述了一位來自東南亞的外傭,如何在臺灣適應生活、面對文化差異,以及與僱主家庭之間的互動。透過幽默而感人的劇情,他們呈現了新移民在異鄉的辛酸與喜樂,喚起觀眾對這個族群的關注與理解。

郭月媚團長( 右) 出席2024 彰化縣遊樂翻轉夏令營暑假活動。

此外,劇團也善於將經典童話故事與現代議題結合,創作出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在《仙草冰》中,他們改編了已故彰化作家陳恆嘉的同名小說,重現了6、70年代農村孩童的生活情景。劇中充滿了傳統童謠與懷舊元素,讓觀眾彷彿乘坐時光機,回到了那個純真美好的年代。

推動戲劇教育 種下藝術的種子

萍蓬草兒童劇團深信,藝術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他們積極推動戲劇教育,舉辦各種社區劇場工作坊和戲劇營,為孩子們提供接觸藝術的平台,希望孩子們學習到的不僅僅是表演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出創造力、自信心和團隊合作的精神,甚至許多彰化小朋友都說,他們是看著劇團的演出長大的,對於一個鮮少售票、僅靠政府補助的地方小劇團而言,能夠在孩子們的心中留下這樣深刻的印象,更加難能可貴。

萍蓬草兒童劇團也嘗試將傳統經典的故事進行現代化的改編,2024年打造全新的台語劇《小氣財神》,以英國文豪狄更斯的作品為藍本,結合彰化的在地特色,創作出一部適合親子同賞的溫馨作品。

2022 年萍蓬草兒童劇團於伸港排練場辦理戲劇營隊。
2023 年半線母語劇場《凍霜鬼》將話劇融入母語教學。

劇場的擴建 藝術夢想的實現

萍蓬草兒童劇團多年的努力,2022年終於有了基地,郭月媚將原本的車庫排練場順利擴建成專屬劇場空間,不僅是他們排練和演出的場所,更是為伸港帶來新的藝文亮點,郭月媚說,排練空間的建立,為劇團提供了更好的創作環境,團員們可以在這裡進行更加專業的排練,舉辦各種藝術活動,吸引更多的大朋友與小朋友來到劇場參與和關注,也讓團員有了更大的舞台,去實現更多的藝術理想。

萍蓬草兒童劇團每場鄉鎮巡演總是能夠吸引大批大小朋友們前來看戲,叫好又叫座。

近年來,除了多次獲選為彰化縣傑出演藝團隊,萍蓬草兒童劇團的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更曾入選文化部的村落文化團隊,成為彰化縣內唯一兩度入選文學跨界劇場的地方劇團。「業餘的演員演久了,也可以很專業!」郭月媚團長笑著說。

讓萍蓬草繼續綻放

走過20多年,從一個小小的車庫開始,一路走來憑藉著對戲劇的熱愛,為彰化的藝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無數的孩子帶來了歡樂與啟發的童年。未來,劇團將繼續秉持初衷,深耕彰化,製作更多元的作品,吸引不同年齡層的觀眾,並將兒童劇的種子播撒到全台各地,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培養更多的戲劇人才,讓藝術的火焰延續下去。

萍蓬草兒童劇團經常受邀至彰化縣內校園巡迴演出。

正如郭月媚團長所說:「雖然我們處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但我們仍要保持堅忍不拔的意志,讓萍蓬草的精神永遠傳承下去。」這種精神,正是劇團能夠走到今天的最大動力。他們用戲劇連結人心,豐富了無數孩子的童年,也為彰化的藝文發展寫下了重要的一頁。

本文轉載自《彰化味》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