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國際貿易法庭裁決對等關稅越權 數分鐘後川普政府提上訴

貿易戰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聯邦國際貿易法庭(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5月28日法院阻止川普根據緊急狀態法對全球各國家全面開徵對等關稅,裁決發布幾分鐘後,川普政府迅速對此提起上訴。

周三,聯邦國際貿易法院阻止川普總統根據緊急狀態法對進口產品全面徵收對等關稅,這種無差別關稅使大家川普一連串經濟政策產生懷疑。這些政策擾亂全球金融市場,讓貿易夥伴感到沮喪,並引發通膨加劇和經濟衰退的擔憂。

法庭還阻止川普政府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另外徵收的一套關稅,這一類關稅主要是為了懲罰這三國對於無法接受的毒品和非法移民湧入美國的情況,沒有作為。

國際貿易法院裁決對等關稅越權

位於紐約的美國國際貿易法庭3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作出上述的裁決,此前已經有幾起訴訟,指控4月2 日川普的「解放日」關稅超越總統的權限,使美國的貿易政策受制於川普的一時興起。

川普曾多次表示,這些關稅將迫使製造商將工廠產線遷回美國,並創造夠多的收入,以減少聯邦預算赤字。他把關稅當作談判籌碼,希望壓迫其他國家達成有利於美國的貿易協議,並暗示如果條款不令人滿意,他將自行設定關稅的水準。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發表聲明回應說:「貿易逆差相當於國家緊急狀態,它摧毀美國平民社區,拋棄我們的工人,削弱我們的國防工業基礎,法院對這些事實沒有異議。」

他強調:「政府仍然致力於動用一切行政權力,來應對這場危機,恢復美國的偉大。如何妥善應對國家緊急狀態,不應該由非民選的法官來決定。川普總統承諾將美國放在首位,政府致力於運用一切行政權力來應對這場危機,重振美國的偉大。」

川普或許仍然可以暫時徵收15%關稅

然而目前而言,川普可能無法像他原先計劃的那樣,順利透過進口稅的威脅,來對世界經濟施加影響,因為這樣做需要國會批准。目前不清楚白宮是否配合裁決,暫停所有臨時關稅。

川普或許仍然可以對美國有巨額貿易逆差的國家暫時徵收15%的進口關稅,為期150天。裁決指出,總統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規定享有此種權力。

然而,這項裁決等於斷然否定川普第二任期的最初4個月內一些知名且最具爭議行動的法律依據。川普政府迅速提起上訴,最高法院肯定會被要求作出最終裁決。

本案建由三位法官審理,包括由川普任命的提摩西.賴夫、前總統雷根任命的簡.雷斯塔尼以及前總統歐巴馬總統任命的加里.卡茲曼。

川普政府遭遇7起針對進口關稅的訴訟

法院的裁決書寫道:「《全球報復關稅令》超越《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賦予總統利用關稅手段監管進口商品的權力。」此處引用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但是該裁決保留川普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權力徵收進口關稅。他對大多數進口汽車及零件、所有外國產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這些關稅的徵收取決於商務部的調查結果,調查揭示進口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風險。

雖然關稅案通常必須得到國會批准,但是川普表示,他有權力,採取行動解決他所聲稱的國家緊急狀態的貿易逆差。

目前,川普政府遭遇7起針對進口關稅的訴訟。原告指控,緊急狀態權力法並未授權總統動用關稅,即使有授權,貿易逆差並非緊急情況,因為美國已連續49年對世界其他國家存在貿易逆差。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