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偉主持鴻海股東會 通過配發上市以來新高現金股利5.8元

上市公司

鴻海科技(2317)董事長劉揚偉29日在股東會上表示,在ICT、AI、電動車三大成長引擎的最新進展與未來布局。面對全球供應鏈與地緣政治挑戰,鴻海提前完成區域製造佈局。

營收和配發現金股利,都創上市以來新高

區域製造的概念,是劉揚偉在接任電電公會理事長演講時強調的主軸,29日在股東會上,他重申,面對供應鏈與關稅變數,劉揚偉表示,鴻海早在四、五年前即預見「區域製造」趨勢,提前完成全球24國、233座廠區的布局,建立高度分散、具彈性的生產網絡。這套網絡不僅降低外部政策風險,也能快速支援在地市場客戶需求。

在營運成績方面,劉揚偉說,鴻海在ICT領域持續穩健成長,2024年全球電子代工市佔率提升至44.2%,穩居世界第一,年全年營收突破6.86兆元創歷史新高,淨利1,527億元,每股盈餘達11.01元,董事會更通過每股現金股利5.8元,續創上市以來新高,亦是連續第六年配發率逾五成。

進入AI賽局,鴻海將自研大型語言模型Fox Brain

隨著黃仁勳來台參加COMPUTEX的熱度,AI伺服器仍是最具成長潛力的產品,AI已成為鴻海第二大成長引擎,集團AI伺服器市佔已超過40%,並與NVIDIA合作在台共建「AI Factory」算力中心。

劉揚偉指出,2025年將是「AI元年」,除了基礎建設,鴻海也自研大型語言模型Fox Brain,未來將進一步推出2.0版本,結合內部製造數據,成為智慧製造與智慧城市專家型模型。

汽車市場有斬獲,要衝全球前三大

由於拿到汽車代工訂單,外界仍關注電動車布局,鴻海自2021年起已推出9款參考車型,並與三菱汽車等傳統車廠展開深度合作。劉揚偉說,目標在未來數年內躍升為全球前三大CDMS(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廠商。

他強調,未來汽車將由軟體定義,鴻海具備整合電子、製造、軟體與驗證的完整優勢,並持續拓展開放平台與艙架合一的智慧出行解決方案。

比較特別的是,鴻海的公司治理將帶來重大改變,股東會現場,劉揚偉於接受股東提問時,首度揭示輪值CEO制度的戰略意圖,明言「我們現在的輪值CEO總經制度,就是為了讓董事長與總經理職位可以分開來準備,預計下一屆就會正式實施。」

此一制度設計,象徵鴻海將邁向更明確的公司治理改革,也為未來經營階層的接班與組織分工奠定基礎。他強調,鴻海全年營收將顯著突破7兆元大關。」鴻海將穩健邁向「製造的鴻海」轉型為「科技的鴻海」,為股東與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