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一年靠手機賺進6百多億台幣 全年配55元 蔡明介下一階段看好ASIC

上市公司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今(29)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蔡明介與執行長蔡力行皆親自出席,除回顧2024年營運成果,也展望未來AI驅動下的成長藍圖。蔡明介看好ASIC(應用特定積體電路)市場,預期將成為公司未來數年重要成長引擎。

蔡明介強調,公司過去深耕邊緣運算,現正積極擴展至雲端市場,並已與客戶就資料中心應用的ASIC(應用特定積體電路)合作洽談;然而,儘管基本面利多不斷,聯發科股價卻連日疲弱,29日收跌至1260元,遭外資連續第六日賣超。

看好ASIC市場商機,聯發科:將成未來重要成長引擎

聯發科將與輝達(Nvidia)將並肩開發新一代NVLink Fusion,合作構建下一代 AI 基礎設施,雙方合作始於汽車領域,現在進一步擴展至 ASIC 領域,大搶該領域商機。

根據市調機構預估,全球雲端AI市場對ASIC的需求將於2028年突破400億美元,蔡明介看好這一趨勢,他說,雲端資料中心是聯發科未來重要成長機會,正與實際客戶合作洽談,預估ASIC將從明年開始逐年成長,到後年及大後年會成為公司重要的成長引擎。

針對AI資料中心,聯發科已發展224G SerDes、高階共同封裝光學(CPO)等先進技術,藉由IP整合與與供應鏈夥伴的緊密合作,強化在高速傳輸與AI加速方面的競爭力。

蔡力行表示,AI趨勢將繼續推動市場機會,聯發科將持續在邊緣、雲端運算領域不斷創新,並與全球客戶合作,開發AI加速器,並提升製程、封裝能力;同時積極搶攻 AI 手機、資料中心、車用電子與智慧終端裝置等市場。

另外,公司也將將結合先進晶片設計、高階 IP 與供應鏈合作,掌握生成式 AI 與客製化晶片需求所帶來的新一波成長動能。

去年營收年增逾2成,手機晶片仍是營收主力雙倍漲

回顧聯發科2024年營運成果,聯發科全年營收達新台幣5,306億元,年增22.4%,毛利率來到49.6%,每股純益(EPS)為66.92元,年增達38%,其中手機旗艦晶片營收達到雙倍成長,營收貢獻超過20億美元。可見手機業務依舊是聯發科的可見營收來源,尤其是中國手機業務。

在手機晶片領域,聯發科持續穩居全球手機晶片市占率領先地位,旗艦5G晶片「天璣9400」於去年推出後大獲市場好評,導入全大核CPU設計,整合GPU、NPU與全新Agentic AI引擎,大幅提升裝置的AI推理能力,也推動採用「天璣 9400」的手機,如 OPPO和vivo等旗艦型手機,在市場上備受好評,使得聯發科旗艦晶片營收翻倍,超過20億美元。

聯發科日前也搶在Computex電腦展前,曝光新版天璣9400+,並強調與台積電最新製程合作。蔡明介於股東會上表示,聯發科過去業務比較偏向消費性、手機等邊緣裝置端,過去幾年也逐步累積從邊緣到雲端的設計能力和矽智財 (IP),並看到在資料中心的機會。

利多噴發卻不見股價漲,聯發科遭外資連6日賣超

儘管聯發科近期釋出多項利多,包括與NVIDIA合作開發的資料中心「GB10超級晶片」首次亮相、攜手開發新一代NVLink Fusion架構、AI PC晶片預計於2026年進入量產等,但股價表現卻未見明顯動能。

聯發科今股價以1,285元開高,盤中震盪,雖一度接近平盤價收場,但受到指數編纂公司明晟(MSCI)半年度調整盤後生效影響,最終收在1,260元,下跌20元、跌幅1.56%,成交量約1.9萬張,外資續賣401張,已連續第六日站在賣方。

市場普遍認為,聯發科長期仰賴中國品牌手機客戶,包括小米、OPPO與vivo,三者合計出貨量占其手機晶片出貨逾五成,然而中國內需復甦力道不足,智慧手機市場需求疲軟,可能為壓抑股價表現的重要因素。

相較之下,其他具ASIC題材的台廠股價表現分歧。創意電子(3443)今日小幅上漲0.43%或5元收在1,165元,為連三日收紅,盤中最高一度達1,185元,成交量為808張。

世芯-KY(3661)雖以2,920元跳高開出,但隨後走低,最終收在2,810元,下跌1.58%、回落45元,成交量2,330張,亦為連三日下跌。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