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產險(2850)今(3)日召開股東會,由董事長吳昕紘主持,會中通過2024年盈餘分配案,每股配發現金股利7.15元,創下史上新高。由於新新併合併在即,吳昕紘會後受訪時指出,新光產險為獨立經營的上市公司,不會加入新新併,兩家金控合併後將成為新光產險的單一大通路,有利於新產提供更精進的服務。
吳昕紘:不會加入新新併,合併後成單一大通路提供更精進服務
新光產險是由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創立,由老二吳東賢主導,吳東賢的長子吳昕紘早在2009年就接掌新光產險,是新光吳家第三代接班最快者。
身為「金融股王」的新光產險2024年稅後盈餘33.09 億元,年增13.56%,每股稅後盈餘(EPS)達10.47元,創下史上新高,3日的股東會上也順利通過2024年盈餘分配案,每股配發現金股利7.15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由於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案預計將在今年7月24日正式換股合併,媒體詢問,新產是否有計畫加入金控。不過,董事長吳昕紘在會後指出,新產一直以來都是獨立經營,並沒有計畫加入新新併,不管是台新金或新光金都是新產很重要的通路客戶,未來兩家金控合併後變成單一大通路,也讓行銷策略一致性,新產將提供更精進的服務。
外幣投資部位目標逐步降至零,希望不要涉及匯率風險
另外,新台幣在5月狂漲2.088元,創36年最大單月升幅,是否影響在新光產險的外幣投資部位?吳昕紘說,新產投資在外幣計價的部位非常少,屬於個位數比重,也有做避險,尤其近年來並沒有新增外幣部位,在投資相對保守下,沒有太大的直接影響,且大部分的投資都是屬於固定收益標的作為資產配置,當市場波動時當然會有影響,但比起更積極投資的同業來講,影響仍相對有限。
新產總經理何英蘭在會後也補充,目前新產的國外投資部位都是屬於早期投資,也陸續都在減持,外幣計價的投資部位目標將逐步降至為零,海外債券將伺機處分,不過,美元存款仍有,主要是用來支付國際再保公司的費用。
何英蘭指出,現階段投資收益與核保收益的比重大約是3:7或2:8,認為產險公司資金來自於客戶資金,因此在投資部位上都是採取保守穩健的方式,而非積極性的爭取投資績效;且這幾年的固定收益商品都是屬於國內的標的,希望不要涉及匯率風險。

展望2025年,產險業經營「盡人事、聽天命」
由於去年交出優異的成績單,展望2025年,吳昕紘指出,新光產險一直以來都是以穩健保守、控制風險為原則服務客戶,尤其現今又面對著多變的世局,將維持一貫的經營策略,今年簽單保費目標勢必要成長,經營利潤也更加要成長。
何英蘭也強調,產險業是相當容易受到市場風險與天災環境影響的行業,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將透過核保與再保的策略持續完善客戶服務。
另外,新光產險目前位於北市建國北路上的總部大樓也將進行都更。吳昕紘說,希望明年能進行拆遷作業,預計新建物改建完成至少要5年以後,後續的搬遷地點仍在進行評估中,將會以員工業務發展擴展的交通據點為主要考量,現階段仍是朝向總部大樓進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