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高雄市長選戰即將鳴槍,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已率先起跑。從最年輕的國大代表、到深耕偏鄉十餘年的資深立委,她不只熟稔高雄市政眉角,更以「縮短城鄉差距」作為政策願景,展現出「十年磨一劍」的長遠藍圖。
邱議瑩直言,她在前市長陳菊及現任市長陳其邁身旁學習多年,如今是時候挺身挑戰市長大任。包括鬆綁鄉村、捷運延伸、機場外移,到打造高雄成為「國際文化藝術表演之都」。放眼未來選戰,邱議瑩已經準備好了。
立志縮短城鄉差距,準備好挑戰市長大位
邱議瑩有志2026高雄市長,談起參選初衷,她說:「我經歷過這麼多人生高低起伏,從菊姐到其邁,我也跟在他們身邊學習了這麼久;如果我要一輩子當立委,或許是很簡單,但我覺得現在是時候給自己更大的工作挑戰。」
邱議瑩長年在幅員遼闊的高雄市立委第一選區服務,她深感整個高雄的發展,尤其是她念茲在茲的「縮短城鄉差距」,絕非一個立委所能做到,她因此感慨:「現在當立委能做的,只是說人家規劃好了缺錢,然後協助從中央要錢回來,沒辦法實現自己完整的擘畫。」
長年在偏鄉服務,成為邱議瑩參選優勢
對於自身長年在偏鄉服務,邱議瑩認為反而是她競逐市長大位的優勢:「因為我的選區太偏遠了,很多候選人過去從來沒有去過那邊,所以那裡的選民對其他人基本上是完全不認識。反過來說,我要打進市區很容易,其他人要打進我的選區很難,此消彼長這就是我的優勢。」
「儘管歷任高雄市長都為偏鄉做了很多事,但對偏鄉民眾來講,他們總覺得還少了些什麼,所以我常常都在想,如何去縮短城鄉差距」,邱議瑩強調:「要建設都市很容易,可是要把鄉村帶上來,縮短城鄉差距,這就沒那麼簡單,各種五花八門的眉眉角角,我想這我在這幾個候選人裡面,應該是我對偏鄉最了解。」
「十年磨一劍」,地方盛讚:做苦工的那一個人
多位地方人士指出,邱議瑩一直是「做苦工的那一個人」,比如推動《再生醫療法》,推動國道10號延伸到六龜,推動美濃的南隆地區自來水接管率達到5成,每一項都是花了10年以上的時間默默耕耘。邱議瑩甘之如飴地說:「我的人生就是有這麼多這麼難的事情,可是對我來說,每克服一件難事,都是一種快樂,都是一種成就。」
此外,邱議瑩因為從政較早,24歲就當上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國大代表,因此在全國以及媒體上較有曝光度跟知名度。她對此表示,我常常跑市區的行程時,很多市民都跟我很熱絡,很多婆婆媽媽,有的抱我,有的跟我牽手,大家都會有很熱情的反饋,所以我覺得我經營市區是比較容易上手。」
當選高雄市長要做的第一件事:鬆綁鄉村土地
基於「縮短城鄉差距」的理念,邱議瑩表示,她若當選高雄市長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鬆綁鄉村土地。她表示,高雄都市計畫的面積其實在六都裡面算是很少的,導致很多土地都綁死,土地利用不夠完善,這個對於城鄉差距的拉近是一個很大的阻礙。」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擴大都市計畫檢討,讓很多鄉村土地鬆綁,那對於很多土地的利用就會出來了」,邱議瑩強調:「大規模的都市計畫的檢討,可以快速有效的去縮短城鄉差距,這是我希望在未來如果當選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綿密布建交通路網,捷運紫線延伸旗山
不只是鬆綁鄉村土地,綿密布建交通路網,也是邱議瑩發展大高雄、縮短城鄉差距的策略之一。她指出,全世界有幾個容易塞車的城市,高雄市竟也名列其中,每10公里要花費26分又10秒,「早上你如果去走一趟國一,那個貨車的量,你真的會嚇死!」
「我過去已經花了10年時間推動國道十號延伸,現在則有國道三號、國道七號、八八快速道路還有高屏第二東西向快速道,未來我們還有很多路線要推動,比如說台六一延伸到高雄」,邱議瑩強調:「未來整個城市交通路網的發展,應該是以高雄作為核心,往外擴張至台南、屏東。」
此外,邱議瑩也提出,高雄捷運紫線應該要延伸到旗美地區,這樣才能夠縮短城鄉差距,「因為只有交通便捷,人才能到,貨才能到,城鄉之間的距離才能更進一步拉近。」
「南星計畫」打造24小時新機場,徹底解放高雄天際線
對於高雄的發展,邱議瑩進一步指出,小港機場長年以來已成為城市發展的瓶頸,小港居民長期面臨種種問題,她強調:「居民忍受噪音干擾、生活品質下降,機場周遭的房舍高度限制也拖慢了地方建設,這是不公平的。」
「小港機場已經無法再擴大,空間限制也遭遇不少民怨,所以新的國際機場必須往外海填海造陸,也就是所謂的『南星計畫』,可以24小時營運,這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讓小港居民的生活不再受影響。」邱議瑩並指出,「未來小港機場搬走之後,周遭就沒有噪音、限建的問題,屆時商業發展、都市發展、住宅發展,就可以起飛了。」
至於在新機場興建期間,邱議瑩強調,仍會強化既有的小港機場。她說,「強化小港機場跟興建新機場不衝突,因為建設新機場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這段時間高雄還是要有稱職的國際機場。」
站在巨人肩膀上,規劃高雄成為「國際文化藝術表演之都」
「觀光旅宿業未來會是高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產業,像現在凹子底那邊有大型商場跟大型飯店的建置」,邱議瑩強調:「我認為擔任一個市長,就是要不斷去思考,如何幫市民增加收入,讓旅客來高雄不是只住一晚而已。」
至於方法是什麼,邱議瑩說:「要讓高雄轉變成為國際知名的文化藝術表演之都」。她表示,當然不是曇花一現辦一個活動就好,而是要善用高雄大大小小各個場館,舉辦大大小小不同規格的活動,讓旅客來高雄之後,到處都能參觀,到處都會消費,如此便給高雄市民帶來更多收入。
邱議瑩並感念過去幾位老市長,「如果沒有謝長廷興建世運主場館,如果沒有陳菊打造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如果沒有大家去推動衛武營,現在即使有再多表演團體,也不會選擇來高雄。」
「市長的眼光要放到未來20年之後,儘管現在做的東西可能現在看不到成果,但是未來的20年之後,市民就會享受到長期耕耘的果實。」邱議瑩深深地自我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