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迎來ETF換股高峰,台灣指數公司昨(3)日公布5檔台股ETF啟動大換股,其中,規模高達3722億元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一口氣新增16檔、剔除6檔,其中,納入富邦金、國泰金、陽明、台灣虎航等新成分股;而聯發科、海悅、寶雅、京城銀等遭到剔除,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
這5檔台股ETF依照規模排名分別是,規模3722億元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規模362億元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規模123億元的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規模97億元的群益科技高息成長(00946)以及規模27億元的凱基優選30(00938)等5檔台股ETF進行成份股調整,合計這5檔ETF總規模超過4330億元,相關成份股調整皆在3日盤後生效。
00919大換股新納金控雙雄、陽明,刪除聯發科
其中,ETF規模達3722億元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成份股從原本的30檔擴增至40檔,納入16檔個股包括聚陽、大同、群光、美律、義隆、可成、冠德、陽明、富邦金、國泰金、順達、材料KY、群電、復盛應用、台灣虎航、長華*;另外,刪除海悅、聯發科、京城銀、國票金、寶雅、洋基工程。
綜合這5檔台股ETF的成分股調整,其中包括華碩、瑞昱、陽明、群光、神基、崇越、富邦金、國泰金、台新金等個股都有被重疊納入;而中華電、台灣大、遠傳等電信三雄、聯發科,也遭到兩檔ETF剔除。
除此之外,規模高達4283億元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近日也宣布換股,成分股當中新增中租-KY、可成、萬海三檔;台泥、永豐金、第一金則遭到刪除,新的成分股內容已於6月2日開盤前完成生效。
高股息ETF重新鎖定航運,金控則有進有出
甚至更早啟動換股、規模1280億元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則是「10進10出」,新增納入亞泥、統一、陽明、萬海、兆豐金、神基、順達、頎邦、帆宣、矽創;刪除遠東新、聯強、國產、華固、臺企銀、永豐金、欣銓、新日興、中美晶、環球晶。
觀察這一波ETF密集換股,可發現像是陽明、萬海這兩檔航運股又成為多檔高息ETF增持的新寵兒,另外,金融股一向是高股息ETF的傳統權重,這次也不例外,不過金融股當中還是有進有出,像是國泰金、富邦金等金控雙雄被入選;但永豐金、第一金則被剔除。
你丟我撿…投信與外資對作
不過,在ETF換股大戲開演之前,已經有外資、市場人士等主力開始提前布局,紛紛追蹤投信買賣超,猜測可能被加、減碼的標的,等到換股名單一公布,當日就出現「土洋對作」或「你丟我撿」的情況,顯示該檔ETF似乎也被外資吃了豆腐。
舉例來講,像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分別在最新成分股調整中列入萬海,但在00940於5月19日公布、00878於5月22日持股名單出爐之前,外資提前一周進場共連買9個交易日、買進6萬多張,等到利多公告後,再轉手賣給投信,累計從5月19日起,投信至今已連買11個交易日共15.8萬張、外資則是連賣8個交易日、賣超超過11萬張。
且從萬海的進出分點來看,從5月19日起到現在,買超券商都是來自總行,分別是永豐金證券、國泰證券、富邦證券、兆豐證券等;反觀賣超券商則是摩根大通、台灣摩根士丹利、新加坡商瑞銀、凱基台北、美商高盛,多以外資券商為主,顯示投信、外資上演「你丟我撿」。不過,這一波操作也讓投信買在萬海的高價,5月23日萬海股價被拉到133.50元,隨著外資主力倒貨,股價6月3日跌至112元。
除此之外,國泰金也被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兩檔最新納入成分股,投信已連續8日狂敲進國泰金,大買超過48萬張;但同一時間外資則是連7日倒貨,大砍逾41萬張。國泰金4日先是開低隨後急拉,盤中股價大漲超過半根漲停板。
另外,被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剔除的永豐金,近期被投信連續22個交易日賣超,累計賣超張數高達59萬餘張;但反觀外資則是連買13個交易日,買超34餘萬張;多檔金融股也呈現土洋對作,顯示這一個情況主要也反映出近期多檔ETF換股潮所出現的法人持股變化。
不過,隨著外資倒貨、投信大舉買進,墊高買進個股的成本價,一名市場人士則疑惑,投信買的這麼高,未來真的能配出高息嗎?也難怪最近很多人都在抱怨,明明是「高股息」ETF卻出現「不配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