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的報導,過去三年,全球各國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的黃金購買量大增一倍。他們只是沒有對外宣布而已。
在這種背景下,黃金價格一路飆升頻創歷史新高,市場動態表明,黃金價格上漲的趨勢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
各國央行以創紀錄的速度掃黃金
各國央行以創紀錄的速度購買黃金,每個月平均買進約80公噸,以當前價格計算,市值約85億美元。各國央行的真實購買規模尚不清楚,但是背後的驅動力是對美元主導地位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擔憂,中國和其他不明買家大舉購買黃金。
分析師預計這股黃金購買熱潮將持續更長時間,許多國家央行計畫增加黃金儲備,這可能會推高金價至每盎司3,700美元,到2029年甚至可能衝上每盎司6,000美元。
各國央行已成為黃金價格破紀錄牛市背後最大的驅動力,儘管實際購買規模仍籠罩在迷霧之中,但是沒有人預期央行會停下購買的腳步。
高盛分析師估計,全球各國央行平均每個月增加約80公噸黃金,以當前價格計算,市價約85億美元。儘管貿易數據顯示中國佔了很大一部分購買量,以及其他通過瑞士的未透露身份的買家,但是大部分購買黃金的交易都是秘密進行。
黃金購買潮始於川普貿易戰之前
世界黃金協會(WGC)統計,過去3年,各國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合計每年購買1,000噸黃金,至少佔全球年開採量的四分之一。匯豐銀行今年1月份對72個國家的央行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央行計劃在2025年購買更多黃金。但是沒有一家央行打算出售黃金。
地緣政治緊張時期,黃金常常扮演避風港的角色。雖然這波黃金購買潮始於美國總統川普發動全球貿易戰之前,但是這凸顯一些國家對持有過多美元(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擔憂,再加上過去幾年金價強勁上漲,更是增添黃金的吸引力。
例如,哈薩克央行去年是最大的黃金賣家之一,但是近期哈薩克央行總裁帖木兒.蘇萊曼諾夫宣稱,今年該國行已成為黃金淨買家,計劃繼續增加黃金儲備。
高盛預估今年底金價目標3700美元
他表示:「黃金通常被視為一種保險資源,但在這種情況下,慮到所有的恐慌情緒、關稅以及全球貿易的重建,黃金不是一種糟糕的投資商品。」
華爾街投資銀行高盛相信,黃金購買量將持續成長,這是高盛依然預估今年底金價目標為3,700美元/盎司的主要原因。6月3日,金價報3,360美元/盎司,接近4月份3,500美元/盎司的高峰。
2022年2月俄羅斯軍隊全面入侵烏克蘭後,美國與盟友歐盟凍結俄羅斯外匯儲備,刺激黃金購買量大增一倍,進而促使許多國家央行考慮分散投資風險。同時,因為通膨居高不下,以及美國政府將對外國債權人採取更不利政策,進一步凸顯黃金對財經決策官員的吸引力。
「黃金是最安全的儲備資產,黃金不受任何國家經濟政策的直接影響,能夠防禦金融危機,也能夠長期保持實際價值。」波蘭央行總裁亞當‧格拉賓斯基說,波蘭央行近年來一直是主要黃金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