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5未來10年全球格局—兼談台灣的未來

戰略

全球格局,是一個政治領袖必備的高度;未來10年,是歷史學家勇於嚐試又不敢定論的念想。我的出發點,是從歷史脈絡尋找文明的新典範,也就是符合,鄭國強執行副總編輯,要我寫一篇《媲美杭廷頓的文明衝突》的文章。

典範轉移才是科技進步的基礎

李天岩教授以數學解釋物理現象,就是我所即將探討,未來10年全球格局的歷史脈絡所要尋找的文明新典範,典範轉移才是科技進步的基礎,我所用的例子是,Cybersecurity Cryptography 網路安全密碼學的基礎科學典範,從線性數學轉換到非線性數學,没有後門設計的Chaos-based Cryptography 才能確保網路安全。

除此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科學(包括法理學)嚴謹的(Rigorous)學術研究(Academic Study)方法論,經常無意中被忽略。用俗話說,就是《想法對了,方法錯了!》。

我用李登輝的兩國論以及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舉例說明這什麼意思。

一、李登輝的兩國論

台灣官方所主張的兩國論,從法學方法論的層面考察,有兩個缺失。第一,法律事實(Legal Facts)的認知錯誤;第二,迷信法律體系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的必要,以致喪失可能的先機。

在從事實主權走向法理主權的坎坷路上,如果只設限於傳統的法學思考方法,政治人物策略性地提出不切實際的政策,反而容易使得理想(Ideals)變成幻覺(Illusions)。https://www.lawbank.com.tw/treatise/pl_article.aspx?AID=P000036208

二、杭廷頓的文明衝突

文明衝突論以「文明衝突將是未來衝突的主導模式」為主要論點。《文明衝突論》(英語: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是1993年夏季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塞繆爾·P·亨廷頓在《外交季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文明的衝突》的文章中的觀點。1996年,此文章又被拓展為一本專書,取名為《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川普中東行的暗盤 —破壞沙烏地與伊朗的核武合作

川普訪問沙地阿拉伯、卡達、阿聯酋,Slogan吹噓《Commerce not Chaos》 《Technology not Terrorism》 只是表面,川普鞏固中東,真正目的就是拉回《王毅表示,中國斡旋的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達成的協議推動了「和解浪潮」——北京最高外交官讚揚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改善,呼籲全面恢復德黑蘭核協議》(China-brokered Saudi-Iran deal driving ‘wave of reconciliation’, says Wang --- Beijing’s top diplomat lauds improving ties between Iran and Saudi Arabia, calls for full resumption of Tehran nuclear deal.)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8/21/china-brokered-saudi-iran-deal-driving-wave-of-reconciliation-says-wang。

而且已經立竿見影(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稱全力支持美伊核談判,希望能有正面成果Saudi fully supports US-Iran nuclear talks, hopes for positive results, foreign minister says --- https://www.reuters.com/world/saudi-fully-supports-us-iran-nuclear-talks-hopes-positive-results-foreign-2025-05-14/)。

Chaotic Dynamical System歷史觀

History is Butterfly Effects of Predictable Random through Chaotic Trajectory,歷史就是透過混沌軌跡,依循可預測隨機機制,而達成蝴蝶效應的過程。

5G當道的世代,Chat GTP 2022年出世以前,台灣也有哈佛大學講座兼中研院院士主導的台灣人工智慧AI學校(https://aiacademy.tw/),冠蓋滿京城……。

冠蓋滿京城,憔悴獨斯人

2025 - 2035未來10年全球格局,卻由同屆清大數學系出身《憔悴獨斯人》的李天岩教授1975年Period Three Implies Chaos論文,所証明的科學定理才正是未來10年全球格局歷史進程的詮釋,此學術層次分明儒林外史,首要鈙明。

《美國數學會會刊》中發表的一篇題為「鳥與青蛙」的「愛因斯坦講座」演講稿寫到:「在混沌領域,我僅知道一條有嚴格證明的定理:1975年由李天岩和約克在他們題為「週期三則意味著混沌」的短文中證明的數學文獻中不朽的珍品之一。」(https://archives.lib.nthu.edu.tw/history/people/alumni_048.html)。

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必要條件 — 台灣的滄海遺珠

川普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誠然得到支持並選上總統,但他完全無知、他身邊的秃鷹並不了解,他們說服川普鬆綁管制,所要在資本市場賣弄科技背後的科學原理 正如新任國土安全部長所說的:中國駭入我們網路,我們還不知道如何阻止他們,我們根本沒有必要知識。

隸屬於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網路安全單位CISA對於加密貨幣不安全的報告The Attack on Colonial Pipeline: What We’ve Learned & What We’ve Done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https://www.cisa.gov/news-events/news/attack-colonial-pipeline-what-weve-learned-what-weve-done-over-past-two-years)顯示,2025年1月份一篇美國最重要外交雜誌所登網路安全文章也確認,美國的官僚體系(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china-has-raised-cyber-stakes),仍然没有抓到重點。

也就是說,即使在美國豐富的研究成果,科學新典範尚未被川普政府高級幕僚,從轉譯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了解解決之道。

從轉譯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了解解決之道

2025年1月17日,「國土安全部長被提名人Kristi Noem:中國駭客意圖控制美國關鍵基礎設施」  (https://youtu.be/IvLfFyBHgZ4?si=q0TvcaJJSlJGXBy7),在她的参議院聽證會上說了這句,川普的吹噓卻讓美國無法再次偉大的話。《We don't know how to stop them yet. We don't have the knowledge.》(中國駭入我們網路,我們還不知道如何阻止他們,我們根本沒有必要知識。)

美國Crypto Currency、TikTok、CYBERSECURITY現在所冒的風險,十足可讓川普的《讓美國再度偉大》政治口號以及種種假公濟私的高科技政策破滅。

而他的救星,就是台灣的滄海遺珠(杏如黃鶴),一個淡泊名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在混沌領域、所證明的數學文獻,留下不朽的珍品》。

李天岩(1945-2020) 李博士與約克於1975年12月在《美國數學月刊》發表極其重要的論文「週期三意味著混沌」(Period three implies chaos)。開拓了數學界、科學界對混沌動力系統理論和應用研究的新紀元。這篇文章對於科學界的影響非常深遠(《改變人類文明的50大科學定理》最後一章「就這樣走出混沌,李-約克定理」)。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