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日修正《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明訂食品從業人員在調理即食食品時,手部不得同時或接續接觸金錢或其他可能污染物品。違者將面臨6萬元至2億元不等的罰鍰。消息一出,引發攤商及立委關切,不只遭批擾民,也遭質疑是否會造成民間營業負擔過重,尤其是一人作業的夜市業者。
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今(5)日在立法院表示,此新規以「輔導先行」為原則,短期內不會立即處罰。食藥署也強調,若攤商能改善行為,就不會被罰款。
禁即食食品調理時碰錢 食藥署:不會立即開罰
新規除限制金錢接觸外,也明定外送員在交付食品時不得吸菸、嚼檳榔或口香糖,且食品需完整包裝。若違規且逾期未改正,將開罰。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新規早在去年即完成預告程序,公告期間並未收到業界反對意見。他補充,即便正式施行後仍會優先輔導,地方衛生局若查獲違規,攤商只要配合改善,就不會受罰。
攤商憂一人作業難配合 ,「怎麼煮飯又找錢?」
儘管衛福部聲稱新規不會立刻裁罰,但一人作業的攤商普遍感到壓力。士林商圈促進協會理事長蘇文山表示,「很多攤商是一人作業,很難再找人專門收錢,這樣的規定根本無從配套,怎麼煮飯又找錢?」
蘇文山強調,法規的制定者應下到現場理解實際營運流程,否則「衝擊會非常大」。他也指出,罰則從6萬元到2億元落差過大,令人擔憂執行尺度不一。
電子支付不普及,成本高、訊號差成障礙
對於以非接觸支付方式解決問題的建議,蘇文山坦言,電子支付如Line Pay或街口支付等,在夜市推行仍面臨三大困難:一為每百元需被抽2.2%手續費、二為資金入帳時間需等3天、三為人潮擁擠時網路不穩。他說:「這幾點就讓攤商寧願繼續收現金。」
與此同時,有連鎖手搖飲業者指出,他們因人力較充足,且多數顧客使用電子支付,面對新規較能因應;但仍需觀察詳細法規內容。
立委齊聲呼籲先宣導再執法
立法院今日召開委員會,衛福部長邱泰源出席備詢,多位朝野立委質疑此新規可能造成民怨。國民黨立委林德福批評,未見事前宣導與協商,要求衛福部與攤販協會充分溝通。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建議,比照日本拉麵店,推廣無接觸點餐機,藉此解決人手不足與現金處理問題。邱泰源回應,只要國情允許,他支持無接觸點餐方式,「畢竟現在人力也是一個問題」。
另有立委質詢輔導期將持續多久,王德原回應,將視業者情況而定,會輔導到攤商有能力配合為止。他也建議,業者可使用夾子夾食材、戴手套或讓顧客自助找零等方式作為替代。
業者配套難落地,衛福部面臨執行挑戰
儘管衛福部強調不會立即祭出重罰,但基層攤商對於新規仍憂心忡忡,質疑政策設計是否切合實情。在缺乏清晰配套與實地溝通下,新法規執行效果與社會接受度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