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近日下令派遣2000名國民兵進駐加州洛杉磯,以鎮壓因聯邦掃蕩非法移民而爆發的街頭抗議,引發憲政爭議。這是數十年來首度有總統未經州政府請求,逕自動用軍力介入地方事務。加州州長紐森強烈抗議此舉違憲,並要求撤軍與歸還指揮權。
根據《法新社》與《金融時報》報導,川普引用《美國法典》第10編授權,認定洛杉磯局勢已構成對政府「叛亂或叛亂威脅」,因此得以將國民兵「聯邦化」並投入鎮暴任務。然而,批評者質疑川普的舉措是出於政治動機,意圖操弄移民議題以凝聚其選民基礎。
紐森:部署非法,意圖挑釁
針對白宮的軍事干預,加州州長紐森於周日晚間正式致函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強調此舉「嚴重侵害加州主權」,並呼籲立即將部隊撤回。他在信中表示:「目前洛杉磯沒有必要出動國民兵,以這種非法方式部署這麼長時間,是蓄意激化局勢。」
紐森亦在社群媒體發文指出,川普的介入破壞了州府原已穩定控制的局勢,導致地方資源錯置。他直言:「我們要求立即撤銷命令,將管轄權交還加州。」
墨西哥旗成示威焦點,川普團隊痛批「外國干預」
這波騷亂的導火線是聯邦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在洛杉磯多區執行大規模拘捕行動,引發大量移民與其支持者走上街頭抗議。紐約時報報導,數百名示威者高舉墨西哥與其他拉美國家的國旗,表達對移民政策的不滿與祖籍地的情感連結。
「我是自豪的美國人,但也支持墨西哥同胞。」36歲抗議者托雷斯在拘留中心外高舉國旗,表示自己是移民後代,這樣的象徵行為是為了「讓大家記得我們從何而來」。
然而,白宮國安顧問米勒對此表示譴責,在X平台發文稱「外國人揮舞外國旗幟、製造騷亂、阻礙聯邦執法,是對美國主權的威脅」。這番言論引發學界反彈。加州大學教授Chris Zepeda-Millán指出,許多抗議者皆為合法公民,表達祖先文化並不構成叛亂,反而突顯政策中的種族偏見。
川普動用權力挨批「政治濫權」
法律界與人權團體對川普擅自部署國民兵表示震驚。人權觀察前執行主任羅思(Kenneth Roth)指出,這是自1965年來首度總統未經州政府請求即動員軍力,當年總統詹森是為了保護民權運動者,如今川普則是為鎮壓移民聲援行動。
布瑞南司法中心國安專家高坦(Elizabeth Goitein)亦警告,此舉是「令人震驚的權力濫用」。她表示,川普已授權在全美「任何可能發生針對ICE行動抗議的地點」部署國民兵,「這是對民主制度的巨大警訊」。
國民兵歷史與爭議:從民兵組織到政治工具
美國國民兵的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是美洲殖民地時期地方民兵的延續。國民兵的任務涵蓋救災、邊境維安與防暴,同時也是美軍的重要後備力量。在重大災害或社會動亂時,總統可動用國民兵維持秩序。
然而,總統與州長對部署權的爭奪時有爭議。川普此次動作已被視為與以下幾次歷史事件並列,成為聯邦與地方權限角力的新一章。
2005年-卡崔娜颶風爭議當時總統小布希被指對災情反應遲緩,並以軍事手段應對人道災難,遭批評「過度動武」。路易斯安那州州長警告,國民兵中的許多成員皆具戰場經驗,這樣的部署讓地方政府難以掌控。
2020年-佛洛伊德之死與白宮前鎮壓川普在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示威後,動用國民兵與警方清場,被批為鎮壓言論自由,更引發對「軍警化」的廣泛憂慮。且與美國50個州不同,華盛頓特區國民兵是唯一一支直屬總統的國民兵,當時仍為川普掌權。
1965年-阿拉巴馬州民權遊行:詹森總統不顧州長反對,派遣國民兵保護由馬丁.路德.金恩帶領的民權遊行,象徵聯邦介入促進平權。
1957年-阿肯色州種族隔離爭議:艾森豪總統為確保非裔學生入學權益,派遣國民兵與美軍進駐,挑戰州政府的抵制行為。
1970年-肯特州立大學悲劇:反越戰學生遭國民兵開槍,導致4人死亡、9人受傷,震驚全美,促使對軍隊執法介入進行嚴格檢討。
川普鎮壓移民示威或引發訴訟與政治後座力
法律學者指出,川普此舉恐將遭遇聯邦與州層級的法律挑戰,亦可能成為民主黨攻擊其專制傾向的新戰場。加州政府正考慮提起訴訟,控告總統違反《國民兵法》與《憲法》第10修正案。
儘管白宮強調行動為「恢復法治」,但民調顯示,此舉已加深美國社會對移民政策與聯邦權力濫用的分歧,亦使洛杉磯抗議由「掃蕩驅離事件」升級為全國性政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