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擬拆除公館公車地下道惹民怨 路權團體及綠營議員齊開砲

交通運輸

台北市長蔣萬安3月25日拍板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然而地方反對聲音浮現,指北市府並未與民眾良好溝通,並憂心大量公車日後改為行駛平面車道,恐造成交通打結。

公館圓環連續7年肇事第一名,拆圓環連帶也要拆公車地下道

之所以要拆除公館公車地下道,是因為公館圓環已經連續7年是台北市肇事熱點第一名的路口,台北市長蔣萬安指出,當地圓環的設計,尤其讓汽機車很容易發生事故,也是行人穿越時候的斷點以及高危險的路段,必須正視而且要解決。

為了解決公館圓環的問題,其實本來沒有必要連帶拆除公車地下道,蔣萬安亦坦言,原先規劃是希望能夠保留公車地下道,但是因為地下道通風井、抽水設施無法移除,加上下方還有大型的自來水管線等設施,所以必須填平地下道,將公車專用地下道改為平面。

路權團體提出質疑:30條公車路線受到嚴重影響

路權團體「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質疑,為了拆除公館圓環,連帶也要拆除公車地下道,但是公館是台北市公車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目前每天就有超過30條公車路線,頻繁使用地下道往返羅斯福路、興隆路、北新路,提供景美、新店地區往返市區便捷的大眾運輸服務。

促進會進一步指出,拆除公車地下道後,這些公車將加入現在公館圓環已經難以負荷的路口,並與在路口左轉的公車(1路、907路等)動線交織,是否會嚴重影響大眾運輸的服務穩定度及便利性?此外,許多學生每天乘坐公車上下學,他們權益也不該被平白犧牲,失去地下道後的公車專用道,對平面交通的影響也有待評估。

北市府挨轟黑箱決策,會議記錄、路型規劃均付之闕如

拆除公館公車地下道的消息一出,地方立即憂心衝擊交通,不少民眾在蔣萬安臉書貼文留言質疑;同時,台北市議員也接獲很多民眾陳情,紛紛要求向北市府提出交涉跟索資,但卻被冷處理,質疑北市府「黑箱決策」。

民進黨市議員王閔生指出,他向台北市各單位索資長達2個月,卻沒有相關決策的會議記錄,難道這麼重大的決策是憑空出現的?他質疑,北市府連一個會議記錄都不說明,這叫做「良好溝通」?和市府索要工程圖、施工期程乃至於路型規劃都沒有,只說6月底填平地下道、9月劃標線,交通維護計畫更在審核中而無法提供。

針對相關決策資訊,路權團體「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亦質疑,公館圓環拆除後的路型規劃、標線設計都還沒有一個初步草案,如果連草案都提不出來,又要如何確定改善後一定比改善前安全?

1小時3百班公車經過,車流模擬:目前方案是最差方案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指出,尖峰時刻羅斯福路公車道一小時有約3百班公車經過,若地下道被填平將嚴重犧牲通勤族。她強調,拆圓環跟填平地下道是不同的事情,把拆除地上圓環跟公車地下道硬要綁在一起,「相當粗糙」。

苗博雅並且透露,其實2021年時,台北市新工處有做過車流模擬評估,填平公車地下道的車流模擬是最差的方案,去年底台北市交工處也有委外研究,結論是填平公車地下道「難以視為可行方案」,因為車流表現會比現在差40至45%。

公民罷團喊話蔣萬安:好好面對規劃粗糙爭議

公館公車地下道位於大安區,大安區的罷免團體「大安強強滾」指出,蔣萬安近日頻頻替黨籍立委站台背書來反罷免,顯示仍停留在選舉動員思維,企圖撐過民意的檢驗,無助於解決市政問題。

「大安強強滾」並向蔣萬安喊話,與其為失職立委站台背書,不如回到市政本務,好好面對公館圓環及地下道規劃粗糙等爭議,市民要的是真正能傾聽民意、解決問題的市長,否則如果連市政基本功都做不好,還奢談什麼護航別人?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