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挺川普關稅政策 美國商會:對台灣不公平也增加美國企業與消費者的成本

台美關係

台灣美國商會今(10)日發布「2025台灣白皮書」,主要內容為美國商會對台灣政府的建議,能源供應穩定、加大儲能基礎設施、數位政策、國防、醫療、人才培育等等,書中亦列出商會成員對美國政府、華盛頓當局的建議,包括關稅政策。

「2025台灣白皮書」書中也有對華盛頓當局的呼籲,確保對台灣國防提供足夠支持、推動美國高層官員定期訪台、呼籲避免雙重課稅立法、應與台灣達成全面貿易協定、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五大點。

美國商會白皮書,希望台灣擴大儲能基建

2024年,美台雙邊貿易總額1586億美元,年增率高達24.2%,台灣成為美國第7大商品貿易夥伴,規模超印度、巴西等人口大國,貿易與關稅議題成為焦點。

不過,白皮書中明確指出,美國針對台灣所施加的新關稅與擬議關稅措施,不但對台灣這個可信賴的民主夥伴不公平,也提高了美國企業與消費者的成本,並傳遞出與強化台美關係相矛盾的訊號。

不支持川普關稅政策,將增加美國消費成本

白皮書中的論述也是不支持川普的關稅政策,但絕口不提「關稅」二字。內文提到,美台雙邊貿易協定若以消除貿易壁壘、推動技術轉、保障智慧產權及保供應安全為核心,不僅造福兩國經濟,更鞏固美國作為全球貿易標準制定者的地位。

更進一步,美國商會是支持兩國促成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內文指出,美國國會支持推動與台灣簽署協定之聲浪呈現跨黨派且日益高漲態勢。

另一個聚焦就是能源政策,過去好幾年,美國商會直接表述台灣政府應該支持核能,弔詭的是,在今年進入非核家園後,而且美國在臺協會有公開呼籲支持小核電之後,美國商會反而對核能不表態。

沒有提到支持核能,認為台灣應該朝「脫中」方向

在提到關鍵基礎建設,出現的字眼是「電網」、「儲能」、「淨零碳排」,與公開透明的市場秩序,例如談到再生能源推動仍受到電網壅塞與併網容量不確定性所肘制。即便媒體當面問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魏凱關於核能發電時,他回應是「對所有能源抱持開放態度」。

白皮書的內容也談到美台科技關係以及應往「脫中」方向發展,內文寫到「全球疫情與中美戰略競爭日益升溫,突顯高度集中且不定的供應鏈風險。台灣已證明自已是穩定可靠的關鍵技術生產者。台積電供應全球九成以上的先進晶片,廣泛應用於事裝備與電動車等產業。美國企業與台灣半體和生技及資通訊產業密切合作,共同維護智慧產權、確保產品品質,並降低對競爭國家的依賴。」這裡所謂的「競爭國家」,當然就是指中國。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