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回吐股價陷整理 台船5月營收增8倍 兩艘新簽潛艦設計費成助力

上市公司

台船股價11日爆量漲停,原來是5月營收較4月大增8.3倍,較去年5月增加525.89%,來到77.9億元,許多法人研究員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11日股價已經漲停鎖死,12日盤中則遇到獲利了結賣壓,以及之前被套牢的投資人趁機賣出,股價陷入整理。

台船的股價近期在15.95到17.4元之間區間整理,加上第一季法說對營運看法保守,成交量通常也不大,沒想到11日爆量漲停,收在17.75元,單日成交量15492張,創2023年4月22日以來新高,12日開盤拉高到18.45元,漲幅超過3%,之後再陷入整理。

台船收到潛艇設計費,營收暴增股價大漲

官方在營收公告後方僅註明「造艦業務營收增加所致」,知情人士表示,立法院後來無害通過潛艦預算案,讓海軍得以支付潛艦的「頭期款」給台船,根據《路透社》在5月30日的報導,美國在台協會直接向在野黨國民黨、民眾黨「溝通」,使得潛艦預算絲毫未減得通過。

今年3月,台船再和海軍簽訂第二、第三艘潛艦的合約,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5月台船的營收77.9億中,主要就是這2艘潛艇的「設計費」、或者俗稱「頭期款」入賬,此外還有一筆是承接萬海12艘20呎貨櫃船的「頭期款」入賬,但對營收大增的主要貢獻還是那兩艘潛水艇。

第一艘的「海鯤號」則是隨著測試的進度付款,等於是完工比例法入帳,付款節奏就看海測結果,掌握在海軍手上。漢翔之前改裝升級F-16V也是按照完工比例法入帳,看到清泉崗上面升級完成的F-16V頻頻飛行,就知道快要收到款項了。

台船採購潛艦軍備,可減少台美貿易逆差

據了解,第二、第三艘的設計98%和「海鯤號」相當,裡面最關鍵的「紅區裝備」仍採美式作戰系統,因此整批海軍潛艦人員派去美國受訓,之前第一批已經回國。

此時台船啟動第二、第三艘潛艇的建造,在新台幣升值的趨勢下,對外採購各種系統具有利多,況且,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任內對台軍售將比他第一任還要多出一倍,我國政府又宣布擴大對美國採購,因此台船購置潛艦設備可以同時兼顧美台貿易逆差縮小,符合兩國政府政策。

環顧全球,在台灣正在測試「海鯤號」同時,智利海軍也在測試4艘潛艇的「TDNS戰術潛航導航系統(Tactical Dived Navigation Systems)」,今年第一季,3月12日,土耳其海軍在地中海梅爾辛附近也從潛艇TCG Preveze號測試潛射反艦飛彈「Atmaca」並成功擊中目標。

英國、澳洲、土耳其、智利、祕魯,都在打造新一代潛艇

20天前,英國皇家海軍耗資13億英鎊的「獵殺」潛艦「安森號」(HMS Anson)在海測之後訪問美國,「安森號」(S123)核動力潛艇是海軍「機敏」級核動力潛艇的最新成員,能夠在完全潛水的情況下環球航行,可以發射遠程戰斧飛彈攻擊陸地目標,也可以發射旗魚魚雷打擊敵方潛艦,展現攻擊性。

也在上個月,祕魯海軍和南韓現代集團簽約,韓國將協助祕魯研發一款1500噸的潛水艇,以取代目前老舊的德國209型潛艇,也藉此推動祕魯海軍現代化。反而是美國幫澳洲打造的AUKUS潛艇遇到嚴重的進度落後。

似乎全球開發中國家都有進行潛艇升級、新造的現代化計畫,顯然台灣也在這一波全球佈署新潛艦趨勢的國家之一,對台船來說,就是盡全力打造台灣自製潛艇,而且後面幾艘的成本因為規模經濟,應該要比前面幾艘來得低。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