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強力推動法庭直播,不但引發檢察官團體、法學會、司改會在內的多個民團圍剿,司法院也建議,應暫緩審議修法提案,不過仍有陪審團協會發聲力挺。據了解,民眾黨強力推動「法庭直播」,是為了將檢調濫權審查創黨主席柯文哲光怪陸離光現象「攤在陽光下」。
民眾黨人士表示,雖然民團和民進黨政府發動多波攻擊,然而黨主席黃國昌將有數波大動作,要從過去柯文哲開庭時的「另類直播」,直接訴求民意,在近期推動修法落實法庭直播。
黃國昌近期即表示,提出的修法版本在法律審部分,是參酌司法院過去提出的初稿,如涉及國家安全或造成個人生命、身體、隱私或營業秘密重大損害情情就無須公開,一切交由法官決定。
「根據調查,台灣人民對於法庭公開的支持度超過75%。」黃國昌表示,2000年的蘇建和案,高等法院開庭更審即有全程直播前例。根據民眾黨內部民調,支持直播民眾的比例,其實還更高出一些。
反對者憂法庭淪流量秀場,賴政府司法難攤在陽光下?
反對者質疑直播會造成「鍵盤評論」影響司法,甚至形成「網軍操作」,包括北律公會、民間司改會、法官與檢改團體,都紛紛跳出來反對,擔心法庭可能因此變成「流量秀場」。但台灣陪審團協會在10日發表聲明力挺,司法改革向前行,法庭直播法制化,朝野應合作共同推動法庭直播制度。
民眾黨人士反駁,直播反而能減少謠言與斷章取義,「若不能回看,才更容易被操縱」,法官應堅持獨立審判,輿論不應是影響判決的理由。

對於證人可能因直播感到壓力的疑慮,民眾黨指出,「證人是否能自由陳述」的提問,不該在被告面前進行,這是審問技巧問題,而非直播本身的問題;既然證人作證後即負偽證罪責,自應有基本的誠信保障。
民眾黨核心人士進一步表示,,2017年由前總統蔡英文所主持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已達成在1年內規劃推動法庭;法庭直播更是國際趨勢,當前應積極修法,回應人民對公開審理制度的期待。
民眾黨強調。推動法庭直播距今已跳票8年,請問民進黨還要人民等多久?難道是因為在賴清德政府執政下的司法,無法攤在陽光接受公眾檢視?
白營批檢察官誤導證人,不讓柯文哲被「蓋布袋」
其實,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自9月起被羈押禁見至今,民眾黨即不斷批評檢察官有誤導證有、隨身碟證據鏈斷鏈等問題;同時有朱亞虎、邵琇珮多位證人因為檢方引導,以臆測內容當證據,甚至是在違背證人意願下,扭曲證人觀點寫入筆錄的情形。
甚至,柯文哲太太陳佩琪更自曝,檢察官姜長志曾在詢問她案情時,問了她一句「妳和先生主臥室的大床,有沒有其他人來睡過?」 讓她當下的確不知如何回答,也不知道檢察問題的涵義內容。
白營人士舉出多例忿忿不平地稱,在黨檢媒一體的攻勢下,許多證據力不足的地方,就看起來好像是真的一樣,完全誤導外界判斷,從近期台北地院公開審理過程就可以看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據了解,黃國昌近期還將有多波大動作,會直接訴求社會共識,尋求國民黨的支持推動修法。白營人士強調,除了要為柯文哲發聲外,同時也要把檢調不公的情形,讓社會大眾能有更清楚的評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