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與伊朗核協議陷入僵局,中東局勢明顯升溫。美國國務院與國防部周三(11日)宣布撤出駐伊拉克、巴林和科威特的非必要外交人員與家屬,理由是出於對安全局勢惡化的擔憂。國防部表示,此舉不影響當地美軍部署,但給整體區域情勢投下了新的變數。
美伊談判陷僵局,川普:伊朗不能擁有核武
日前,伊朗拒絕美國提出的核協議,並聲明將提出一份反協議的提議,以回應美方的提案。美伊核協議圍繞在鈾濃縮的議題上,遲遲無法達成共識,雙方雖然有持續談判的意願,但各說其話。在周三的採訪中川普對媒體表示,他對和伊朗達成協議不太有信心,並且由於與伊朗關係緊張,將撤離部分在中東地區的外交人員,同時不斷重申,伊朗不能擁有核武。伊朗一直以來表示,伊朗沒有發展核武的計畫,只是對核能發電感興趣。
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在美國撤離外交人員之際,伊朗也對其行為做出回應,表示如果真的爆發衝突,他們將會襲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
以色列稱將轟炸伊朗核子設施,雙方劍拔弩張
美國之所以做出撤離中東的舉動,除了美伊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外,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國情報顯示以色列一直在我打擊伊朗核子設施準備。去年10月,以色列轟炸伊朗多個軍事基地以回覆伊朗發射的導彈,雙方衝突加劇,以色列威脅要轟炸伊朗核子設施。伊朗情報部長則稱,已獲得大量戰略敏感的以色列文件,並聲稱很快會將這些文件公佈於眾。有專家認為德黑蘭試圖透過這樣的方式阻止以色列轟炸伊朗核武設施的威脅。
中東局勢緊張,油價上漲
根據華爾街郵報的報導,受到美國撤離外交人員的情報影響,國際油價上漲,預計原油庫存下降160萬桶,石油期貨價格上漲3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0.4%,價格達每桶70.02美元。
美國撤離是警訊 ,戰爭可能一觸即發?
國際原子能總署理事會成員公布一份報告,報告顯示伊朗已將400公斤鈾濃縮至60%程度,接近武器等級,足以製造10顆核彈。
美國宣佈撤離部分外交人員與此同時,英國海事貿易行動辦公室(UKMTO)亦對波斯灣與霍爾木茲海峽的商業航運發出警告,稱中東局勢的升溫可能對航運業造成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後,持續強調美國優先的政策核心,不同與過往的中東政策,川普拜訪了中東海灣國家,並發表了不再干預中東的言論,也與伊朗展開核能談判,不難看處川普朝令夕改的政策,圍繞了利益。而撤離部分外交人員的通告可能對美伊即將於這周日(15日)新一輪的談判產生不利,美國大動作的撤離若是利益的考量,是否也意味著戰爭即將爆發,並默認與伊朗核談判的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