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大型數位平台壟斷廣告收益、剝奪新聞媒體內容價值等問題,跨黨派立委已提出6個版本的「媒體議價法」草案。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12)日召開公聽會,廣邀傳播學者、媒體工會代表與新聞產業高層,共同討論立法方向與修法重點。
與會者指出,記者長期處於低薪高壓環境,品質新聞難以維繫,若再無制度性回饋機制,新聞業恐將持續凋零,進一步侵蝕民主社會基礎;呼籲政府正視新聞勞動條件,建立強制議價機制與基金回饋制度,強調「新聞有價」不應只是口號。數位部則回應,支持新聞有價,將在年底前提出具體對案。
第四權、無冕王?記者早淪為代工者,新血無法留任、士氣低迷
全國傳播媒體產業工會理事長嚴文廷指出記者工作第一線狀況,相較於從前年代,如今即時新聞一名記者動輒1、20則一天,但工作時間僅八小時,除去吃飯、通勤等必要動作,記者根本沒有時間查證或更深入探討議題。
電視媒體也有相同狀況,除上一下一(上、下午各一則影音新聞),如今更演化成回家後還要自己再做一則,因此時常只能請委員助理拍一則立委回應影片,簡單粗暴地剪輯成一則,品質自然無法保持,甚至無法留住年輕新血,因為毫無成就感、還要被罵「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去大學演講,發現學生更想當網紅。
嚴文廷說,自己曾經歷過一小段報業的黃金年代,當時獨家、好新聞有其價值,但如今已成為花五分鐘、十分鐘去抄,回應、查證都不需要,「做議價跟基金就是為了這件事」,他表示,深度新聞需要花多月投入,若平台將點閱率分走、賺取收益,自然需要給予相當回饋,並且要回饋到基層員工上。
教授痛喊送學生走向苦勞之路,獻4建議:明定比例應回饋基層
曾任NCC委員、目前處教育現場的台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王維菁也坦言,傳播產業應該改成「傳播慘業」,在課程中與學生談到產業中的生產規模與資源少到尷尬,工作者薪資少到難堪,甚至與正在大報工讀的學生談到轉正的薪資,才發現如今新聞業的薪資甚至不如20年前,沒有成長還倒退嚕。
並且,也聽到不少案例,如原本跑政治的優秀新進,不到一個月跟長官說要辭職送外送,不然真的活不下去,王維菁無奈,如今傳播學院的老師難過的並非學生越來越少,而是發現教育並非幫助學生,而是害他們走向低薪、苦勞的道路,「作為老師,已經無法再對此種情況無動於衷」。
新聞業的崩壞,只會繼續傷害民主、製造對立,因此對於新聞議價立法,王維菁提出4大建議。第一、從平台獲得的授權金分潤,應該立法明定移撥一定比例專用於改善新聞工作者的薪資待遇;成立基金也應該規定一定部分用於改善新聞工作者工作權益。
第二、小型新聞媒體因規模原因,議價能力有限,因此立法當中應保障其參與聯合議價,政府應該建立機制或平台協助小型媒體聯合向平台議價,提供法律諮詢、協商程序、協調窗口資源,幫助小媒體跟平台協議,避免弱勢媒體被排除在外,維護新聞多元發展。
第三、生成式人工智慧平台也應該納入規範,鑒於生成式AI利用新聞媒體內容作模型訓練、也生成摘要等,已逐步取代搜尋引勤,未來將對新聞產業最主要的影響者,因此生成式AI平台也應該有議價、支付授權金的義務。
王維菁補充,其實目前OpenAI、Amazon AI都在付授權金給予媒體,包含德國媒體、紐約時報、美聯社等。
最後,法案中也應列入要求平台對新聞排序、演算法的穩定性與公共性原則,媒體為此受害頗深,時常遭單方面更改,因此對於合法授權或對於正進行議價的媒體產出的新聞內容,不應該無故降低曝光或排序。
同時,王維菁也表示,凡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會重要議題的新聞內容,應該提高排序,維護資訊公共價值,確保知情權;平台應盡可能維持新聞內容排序與演算推波的穩定性、可預測性,避免未經充分預告或改變流量限制等狀況發生,讓媒體能夠穩定營運。
媒體代表:都說修法刻不容緩,但政府部會都沒動作、事不關己
至於中國時報社長兼總編輯黃樹德則代表台北市報業公會發言,共有5點聲明:第一,支持立法保護新聞媒體產業,為落實新聞有價與公平競爭原則,應以強制議價仲裁制度為主要立法精神;二、議價仲裁依法應盡快於一定期限內完成。
三、除議價外,若主張採基金撥補方式時,大型數位平台及政府對基金的捐贈應有強制性,且金額必須有明確標準。因機構媒體與非機構媒體之編採、製播人數與營運成本相差懸殊,基金應以媒體受雇人數為準,依比例撥補。
四、且基於媒體自治、自主原則,基金之撥補應由參與「我國新聞產業與大型數位平台對話會議」之四大媒體公協會(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電視學會、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負責制訂發放規則,基金會僅為基本事務性運作,無審查權與補助金額的裁量權,也無權組織審查委員會介入基金發放之審議。
五、在大型數位平台不透明的演算及分潤機制下,世界各國新聞產業正逢前所未見變局。因此,立法的目標,應在於改善整體新聞產業環境,以促進共榮共好,籲請國人共同正視。
媒體報導攸關國家正常發展,黃樹德直言,雖然今天講修法刻不容緩,但各個部會沒有任何動作、政府都事不關己,現在的問題就是大家都是大思想家,卻沒動作,媒體就是這樣溫水煮青蛙慢慢死亡;他說,報業公會共同聲明一定有缺失,但這都不重要,先做吧,事情都不做只講問題能幹嘛。
行政部門報告空洞遭痛批,數發部力拚年底提出對案
嚴文廷也強調,除新聞有價、應建立機制讓平台回饋回來外,政府部門每次在討論相關政策時,卻都不找基層人員提供意見,應該改進,畢竟只有他們才知道真實情況,實際操作都是基層在操作。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也到場強調,對於強制議價、設立基金、雙軌制,民眾黨都支持,黨內所提出的法條內容若有不足需要精進的,將敞開心胸接受指教。
不過,黃國昌看完行政單位報告內容後則感到失望透頂,他表示,給予四個提綱,報告卻寫空話,「不客氣地說,我請ChatGPT就題綱產出的內容都比較完整」,新聞議價法立法已經拖延很久,報告竟然還在打太極。
數位發展部主任秘書胡貝蒂在最後行政機關回應流程中表示,自行政院交辦媒體議價任務以來,數發部持續關注國際趨勢與相關成效,並堅定支持「新聞有價」的理念。因應情勢變化與新興科技發展,部內正在積極研擬對案,針對新聞與媒體的定義、主管機關歸屬等議題,將持續蒐集並彙整各界意見,力拚在年底前提出具體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