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壽險公會最新統計,今年前5月壽險業含負債項下收入的總保費收入1兆599.68億元、年增12.9%,其中,新契約保費收入已達4158.55億元、年增35.8%。雖然5月投資型新契約保費成長持續減弱,不過,傳統型保單則在分紅保單領銜下,加上壽險公司力推高利美元利變型商品,新契約保費與4月相比已有回溫跡象。
分紅保單、高利美元利變型商品夯,帶動傳統型保單銷售
根據統計,今年前5月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加計負債)為4158.55億元、年增35.8%;續年度保費6441.14億元,年增1.8%;合計總保費收入(加計負債)為1兆599.68億元,年增12.9%。
若進一步探究前5月各險別初年度保費收入(加計負債),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2379.3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985.46億元增加19.8%;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達1779.19億元,年增65.1%。
壽險公會分析,在傳統型保險商品部分,主要是分紅保單市場需求強勁、以及分紅保單有利增加 CSM(合約服務邊際)及促進資產負債管理與利率風險管理的特性,有助於逐步接軌IFRS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因此吸引壽險公司陸續加入分紅保單市場,並積極與銀行通路合作,帶動傳統型保險商品的銷售。
其次是,由於市場對聯準會在今年的降息預期,也吸引壽險公司持續推出高利率美元利變型壽險商品,研判也是帶動傳統型保險商品銷售的原因。
另外,在投資型保險商品部分,壽險公會認為,應該與壽險公司積極推出投資型保險新商品有關,並積極與銀行或投信通路合作,帶動投資型保單銷售。

金融市場不確定性高,5月投資型保單年減近8%
若單看5月新契約保費收入的變化,其中,5月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458.52億元,若與前一個月相比,已經有稍微回溫的跡象;不過,投資型保單5月僅有251.87億元,還比4月衰退18.89%,研判是因為受到金融市場亂流與不確定性影響,導致民眾的投資意願縮手。
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458.52億元,年增15.21%;投資型保單5月251.87億元,年減7.94%。
從初年度保費收入的各個通路業績來看,其中,壽險公司本身的行銷體系占43.16%、銀行經代保代通路占38.76%,傳統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約占18.08%。
壽險公會指出,若以險種資料來看,投資型保險銀行經代保代通路與壽險公司的比率約為0.40:1;而傳統商品健康保險與傷害保險仍以壽險業自己銷售為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