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原本預定於18日舉行的「重大國安情勢簡報」,但國民黨與民眾黨雙雙表態不出席,引發朝野角力與程序正當性之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17日先後表示「不克出席」,使得原本期待藉此促成的朝野對話形成破局。
總統府邀在野領袖簡報,朱立倫、黃國昌雙雙婉拒
對於此次簡報為何無法成行,外界質疑總統府堅持閉門舉行是破局主因,民眾黨更批評府方未給予在野黨充分意見表達空間。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17日傍晚出面說明,強調比照國際慣例,國安簡報理應閉門進行,且簡報內容皆屬「極機密」,依法應保密二十年。
蔡英文、柯文哲曾閉門會談,府方反問:黃國昌為何不行?
郭雅慧重申,總統府的閉門簡報安排與過往一致,2024年時任總統蔡英文與時任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總統府會談也全程不公開,且會後雙方還共進午餐,展現和解氣氛。「為什麼柯前主席可以閉門,黃國昌主席就不可以?」她質疑,閉門會議本身並非問題,民眾黨此番反彈與去年立場大相逕庭,令人費解。
郭雅慧指出,準備簡報內容共計四項,皆屬高度機密,必須簽署保密協定後方可接觸;這也是國會處理機密預算時的慣例,朱立倫與黃國昌過去身為立委應當熟知。她強調:「這不是政治算計,而是國安原則。」
黃健庭多次打電話給潘孟安溝通,民眾黨僅記者會回應
針對事前溝通過程,總統府也對藍白態度有所區隔。郭雅慧表示,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曾多次主動致電兩黨秘書長,其中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回應積極,並提出具體建議,如賴總統應全程參與簡報、拉長座談時間等,府方亦一一接受。相較之下,民眾黨方面至今未曾回電話,皆透過公開記者會表達立場。
她遺憾指出,從始至終民眾黨未曾私下回應溝通邀請,「三通電話全由潘秘書長主動撥出,對方卻都以公開場合對話,缺乏誠意」。她呼籲,若真有意對話,應以實際溝通取代媒體攻防。
周榆修先前已比較,當時蔡柯會籌備逾月,這次「突如其來」
其實,在先前民眾黨的記者會上,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就曾經比較這一次與總統府的接觸以及去年蔡柯會時,與府方互動的過程。
在16日的記者會上,周榆修表示,潘孟安確實致電兩次,但通話內容偏向單向宣布既定規劃,與民眾黨期望的「雙向對話」有所落差。
周榆修指出,2024年蔡英文與柯文哲會談籌備超過一個月,事前充分溝通議題、時程與流程,甚至觸及年金改革、國防預算與政黨溝通平台等多元議題;而此次簡報則是「突如其來」,未給予在野黨主席提出政策建言的機會。
周榆修認為,若只是安排在野黨「單方面聽取簡報」,並無對話空間,「那麼與其稱之為朝野會談,不如說是資訊宣達」。他強調,若要促成真正的對話,總統府應展現更高規格、更多誠意。
國安簡報未成局,府方:持續敞開溝通大門
對於後續是否仍有可能促成簡報,郭雅慧表示,總統府將持續與各在野黨保持聯繫,溝通大門仍然敞開。她感謝國民黨展現善意,也呼籲民眾黨回歸理性討論,停止將國安議題政治化。
她重申,賴清德總統之所以提出國安簡報構想,是希望朝野領袖能在同樣資訊基礎上,進行更理性、有效的對話;民主國家可以政黨競爭,但面對外部威脅應齊心對外,「這才是總統最初的期待與良善初衷」。
這場「未能登場」的國安簡報暴露出朝野間深層的不信任,也突顯台灣政黨政治在國安事務上缺乏共識與制度化溝通機制。國安議題本應超越政黨之爭,如何在保密與民主、知情與程序之間取得平衡,成為賴政府上任周年後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尤其在國民黨多位立委面臨大罷免壓力,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以及國民黨黃呂錦茹等多位黨公職都還關押在土城看守所,朝野之間根本毫無互信基礎,「解齡還須繫鈴人」,未來朝野能否重建互信、建立制度化對話平台,將是台灣面對動盪國際局勢的關鍵考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