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銻金屬出口量暴跌67% 銻價飆3倍 全球電池製造商遭殃

稀有金屬

《路透》6月18日一篇報導分析,中國限制關鍵礦產的出口,通常會立即衝擊市場,甚至造成嚴重後果,足以立即引發強烈反彈,有時候,這種衝擊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顯現。

特別是全球鉛酸電池製造商已經成為最大受害族群,中國早在去年底就管制關鍵礦產銻出口,成為電池製造商的一大難題。由於高昂的採購成本被轉嫁到客戶身上,他們的客戶現在同樣為此煩惱。

鉛酸電池製造商的銻需求量大

「我們認為這是國家緊急狀態。」總部位於美國的「負責電池聯盟」(Responsible Battery Coalition)執行董事克里斯騰森(Steve Christensen)表示,該聯盟的成員包括電池製造商Clarios、本田汽車和聯邦快遞。

他指出電池在工業和民用生活的關鍵作用,銻應用於軍事裝備,但困窘的是,現貨銻價已然飆升。銻價目前超過每噸6萬美元,過去一年飆漲3倍多。

「這個產業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案,我們完全措手不及。」克里斯騰森坦言。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24年,中國的的銻產量佔全球產量的60%。其他國家開採的銻大部分也被運往中國進行加工。去年9月,北京將銻礦列入出口管制清單,規定企業每一筆外銷銻的交易都必須取得許可證。隨後,中國在12月全面禁止向美國出口銻,此舉被視為對華盛頓的報復措施,反擊華府進一步管制先進AI晶片到中國。

現在,中國的銻出口量僅為去年同期水準的三分之一,相當於出口量暴跌67%。

中國的銻金屬出口量暴跌67%

克里斯騰森表示,美國企業嚴重依賴中國的銻供應,買家越來越必須從新興的「灰色市場」採購,囤積銻金屬的賣家通常開出極高的價格。

為了反擊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中國字4月4日起管制7種稀土金屬出口,而6月10日,美中為穩定兩國貿易緊張局勢,所達成的貿易協議,似乎沒有討論稀土的問題。

上周美中談判也沒有就軍事用途所需的釤等特殊稀土金屬達成任何協議。

據顧問公司Project Blue統計,全球銻金屬的一年需求總量在23萬至24萬噸之間,其中鉛酸電池製造商的銻需求量約佔三分之一。

許多電池製造商能夠從回收材料獲得銻鉛合金,但是Project Blue估計,他們每年總共需要約1萬噸高純度銻來補充合金,以達到所需的電池性能,然而確保這部分額外供應量具有挑戰性。

Project Blue的總經理Nils Backeberg表示,中國境外的銻供應足以滿足中國以外的需求,但是外國的買家需要與太陽能產業等中國買家競爭,而中國的冶煉廠能夠提供更優惠的條件。

現貨銻價約為正常市價的5倍

鉛酸電池通常用於汽油引擎汽車,主要用於啟動引擎,以及為低壓儀器供電,銻也被用於電源設備,以及用於儲存太陽能和風能係統產生的設備。

「由於現貨銻價接近正常市場價格的5倍,成本膨脹,成為影響因素,而且西方市場的供應量有限,因此出現供應短缺。」Nils Backeberg直言。

目前看來,電池製造商的銻缺貨問題尚未導致減產,德國Hoppecke等公司表示,他們已成功轉嫁上漲的成本,日本GS Yuasa表示,已將成本轉嫁給部分客戶,並與更多客戶進行協商。

印度的電池製造商消息人士表示,銻在電池成本只佔很小一部分,也把價格上漲轉嫁給客戶,但是未來價格進一步上漲,還是有可能帶來麻煩。

印度埃克塞德工業公司(Exide Industries)第四季度(2025年1-3月)營收低於預期,歸咎的因素是銻價太貴了,這表明該公司的獲利受到影響。

除了電池,銻金屬對於夜視鏡、導航系統和彈藥等軍事裝備也至關重要。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