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今(19)日召開114年度第二季理監事會,會中一致同意利率政策「連五凍」,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2%、2.375%及4.25%;房市管制措施也繼續按下「暫停鍵」,維持現狀。
此外,央行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05%,與上次預測值相同;但通膨率從3月的1.89%下修至1.81%;核心CPI也下修至1.69%。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上半年經長率比預期高,但下半年將比預期低很多,主要來自4月川普關稅政策暫延所帶來的拉貨潮影響,「下半年都往上半年拉(貨),所以下半年會往下」;針對下半年,他認為,不確定性雖有下降,但依舊存在且高,預期出口及民間投資成長動能轉弱,經濟全年屬於溫和成長。
不擔心中東衝突助長通膨,央行降息有2條件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不減反增,國際油價隨之上漲,楊金龍引述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說法指出,中東地緣政治問題對油價造成的影響,大部分都是短暫的,因此對於中東地緣政治導致通膨比較不擔心,還是更擔心美國的關稅政策。這也是為何央行對於全年通膨率依舊下修的原因之一。
媒體詢問,FED官員對貨幣政策的分歧擴大,在通膨與關稅間2大擔憂中權衡,台灣是否也面臨同樣擔憂?短期是否已無升息選項,下一步是降息?
楊金龍則表示,台灣與美國狀況並不同,美國通膨上升,但台灣呈現下降趨勢,並且在經濟成長率上,台灣也維持一定水準,美國則是下修。
不過,在不確定性上,兩國則是一致,目前美國關稅政策仍不明確,且力道有多大都不清楚。楊說,如果因為關稅政策影響,全球經濟、貿易量都下滑,那台灣下半年、甚至明年都會受到影響,但在疫情等特殊狀況時,因為主要出口產品較為特殊,台灣經濟表現都不錯,央行會持續關注。
楊金龍曾說過通膨要降到1.5%以下才會降息,但目前央行與主計總處預測直接未達標,他表示,若做台灣下半年經濟很不好、通膨也在下降,我覺得降息條件比較有,但目前央行還沒看到那邊。
媒體也追問經濟差是要多差,他回應,貨幣政策是有彈性的,所以會一直關注相關議題並作適時調整,「我不能講太死,都是有彈性的」。
楊認為,目前央行貨幣政策基調處於非寬鬆也非緊縮,對於如今台灣經濟、金融狀況是合適的。
以降息抑制新台幣升值?楊金龍:沒有此構想,可能性也不高
新台幣匯率近日強勢走升,媒體問及央行是否可能透過降息來抑制新台幣升值?楊金龍表示,央行目前為止並無以降息方式來抑制匯市預期心理的構想,「除非到了有降息條件…但我們還是比較不會用這個方式,用降息抑制預期」。
楊金龍強調,下半年出口減弱、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下降,都有助於降低匯市的預期心理,但他還是想呼籲,進出口商、外資在央行行政指導時應該協助,同時也認為第三個力量-媒體也要幫忙協助外匯市場穩定,「媒體報導有較強烈的預期時,進出口商跟外資反應就會很激烈,這是我們觀察到的。」
對於近期台幣升值趨勢,被問及如今台幣偏強的位置是否舒適,楊金龍回應,年初以來,第一季其實有貶值較多,長期來看,這次有修正的感覺,現在升回來是可以接受的。
至於央行是否正在守「29.5防線」,他並未明言,僅表示穩定匯市是央行職責,仍希望外資、進出口商以及媒體能協助央行穩定匯市。
房市指標有改善,但集中度仍高、房價還在上漲
最後,針對房市狀況,楊金龍坦言,雖然銀行受限貸款成數、全體銀行購置住宅貸款與建築貸款年增率、以及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等房市指標皆有改善趨勢,但他認為不動產貸款集中度5月底為37.1%仍然過度集中。
同時「房價依舊在成長,只是比較緩慢」楊金龍說,至於具體要降到哪裡?他認為要隨時觀察,無法現在就做決定,不宜太早下判斷,要審慎跟資訊足夠才行,下半年仍要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