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 北緯33度的變天將造成權力真空帶

國際政治

伊朗政權搖搖欲墜,已揭示未來10年的中東,恐不平靜,從2001年以後到2025年,從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這3個位於中東,中亞,橫跨北緯33度的國家政權在軍事行動中陸續變天,幾乎已經開創了一個權力真空帶。

2023年10月7日,伊朗支持的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之後,產生了一連串的反應,巴勒斯坦的哈瑪斯組織遭到清剿,黎巴嫩真主黨只能看,卻沒有能力幫助友軍,伊朗和葉門青年軍都只能打打飛彈和無人機。2024年12月,敘利亞的阿賽德政權結束長達20幾年的統治,正式垮台,眼科醫生出身的阿賽德逃往俄羅斯。

伊朗、伊拉克、敘、阿,將形成北緯33度的真空帶

在俄國深陷烏克蘭泥沼、中國又自身難保的情況下,中俄無法強力支持伊朗,而伊朗無法再大力支持敘利亞,中東新一輪的變天,就這樣開始了。

6月13日,以色列非常大膽的對伊朗展開全面空襲,這是數十年來以色列的飛彈直接打進德黑蘭,還一口氣暗殺20多名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高官、核子科學家。

原來,以色列要得不只是打擊伊朗政權,而是要得更多,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19日表示,伊朗領導層更迭或倒台並非以色列攻擊的目標,但可能成為結果。

以色列打破伊朗平衡,可能促使分裂

伊朗軍事高層全部被殲滅,如果真如尼坦雅胡呼籲人民起義反抗,進一步發生內戰,那麼伊朗將和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共四國,都陷入政權翻轉後的真空,人口超過2億人,這一個33度線裡面軍事能力最強的國家,僅剩下以色列。

以色列發動空襲後,伊朗政權搖搖欲墜,似乎將走上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在20年來政權變天的後塵,2億人口的區域將陷入權力真空帶。(圖片來源/google地圖)

伊朗垮台,下一個就是貝魯特了。值得玩味的是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對中東「局勢升級表示擔憂」,因為他認為以色列轟炸伊朗與核武無關的目標,並要求結束這些軍事行動。

法國總統預告局勢,俄國也鞭長莫及

馬克宏說「有人認為2003年在伊拉克的作為是好主意嗎?有人認為接下來10年在利比亞的所作所為是好主意嗎?沒有!」他的一番話,提醒了世人過去幾年在利比亞發生的事情。

目前,伊朗由四大家族盤據,第一是教派領導人哈米尼,他的孫女在美國紐約留學。第二是前總統拉夫桑賈尼家族(Rafsanjani Family),第三是革命衛隊的軍工複合體,賣石油、搞走私、做營建。第四是就是當年推翻巴勒維王朝的何梅尼家族後代。

當支持哈米尼的槍桿子革命衛隊指揮官、領導階層陸續被以色列炸死,不但透露伊朗高層有反對他們的內應,也意味著未來伊朗極可能走向分裂,只要俄羅斯還被困在烏克蘭戰爭,對伊朗就鞭長莫及。

以色列將成區域強權,土耳其和沙國將面臨機遇

是的,如果伊朗陷入內亂,可能衍生內戰、伊斯蘭國可能再度興起,阿富汗民兵勢力入侵,各方割據,以及難民問題,至少,它的油田將和敘利亞一樣,被不同勢力盤據。

伊朗、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這四國家雖然大部分剛打完仗,但此區域卻有遜尼派與什葉派、庫爾德人、普什圖人、波斯人等,新舊勢力爭奪會非常激烈,可能伴隨內戰、恐怖主義再興、族群衝突,政權更替效應可能引發新一波千萬級人口遷移潮,往歐洲、中亞與土耳其流動。

伊朗再也無法以封鎖荷姆斯海峽威脅西方,核子彈用的濃縮鈾,各方覬覦,卻也保證伊朗沒有能力再研發下去,1980年代巴勒維王朝雖然無法復闢,但情勢卻往有利西方發展,但難民問題也會困擾著西方國家,至少,以色列周圍更安定了,而北邊的土耳其,和南邊的沙烏地阿拉伯,則將面臨一場新的機會和競爭棋局。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