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情勢緊張》美國攻打伊朗只為以色列?川普外交上最冒險、最大膽的賭注

中東情勢

以色列先發制人,以消除伊朗核子計畫為由,在6月13日攻打伊朗,雙方交戰邁入第10天,在以巴戰爭未息之際,再度擴大戰線。美國總統川普邊呼籲雙方要上談判桌,卻一邊火上澆油,加入戰局,6月22日攻擊伊朗三個核設施的攻擊行動,這是美國數十年來最直接、最大規模的軍事介入。

我在英國讀書的時候,聽過當時以色列大使的演講,他說,伊朗與巴勒斯坦要把以色列從中東地圖上「wipe out」(抺掉)。這是我第一次感到以色列與敵國深切的仇恨感。

這也是遠在台灣的我們,無法感受到中東地緣政治的複雜與仇怨。然而,不只以色列仇懟伊朗,美國也是。本篇即解釋美國攻打伊朗的三個原因。

抑制核不擴散,是美重要國家利益

伊朗將濃縮鈾與精密離心機的設施,建於深藏在地下90多公尺的山腰之中,全球只有美國有此能力,用B-2轟炸機,攜帶重達3萬磅的GBU-57巨型鑽地彈,摧毀此深層地下目標。

美國轟炸福爾多(Fordow)地下核設施、納坦茲(Natanz)及伊斯法罕(Esfahan)」等三處核設施,根據美國核專家評估,應該達到重創伊朗的鈾濃縮能力,達到延緩核武進程的目的。

雖然伊朗官方輕描淡寫地說「沒事」,事前已預警並疏散人員,設施未遭到「不可逆損害」,但美國轟炸伊朗,最重要的意義,是「公親變事主」,協助以色列改變中東的戰略格局。

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已經86歲了,不管他決定是否回擊報復,避免落得鷹派抨擊無能,或是自制走外交環境,避免招致毀滅性打擊,中東區域安全局勢已進入高度不確定狀態,全球也嚴陣以待。

美國對伊朗的歷史恩怨

1953年,美國中情局(CIA)策動政變,扶植親美的巴列維國王上台;1979年伊斯蘭革命,何梅尼領導下的伊朗推翻親美政權,建立反美的神權體制,並佔領美國大使館、劫持52名美國人質444天,讓美國留下無比的恥辱與恐怖的餘悸,與伊朗結下的樑子難以化解。

無論是民主黨(如柯林頓、歐巴馬)還是共和黨(如小布希、川普),都曾對伊朗實施嚴厲經濟制裁;對伊朗最友善的,可以說是歐巴美,他推動與伊朗核協議(JCPOA),以解除部分制裁,換取伊朗接受國際監督,可以說是美國與伊朗最和緩(法語détente)的時期,但川普第一任上台後,立刻退出核協議,雙方關係又回復昔日的高度警惕與強硬制裁。

伊朗與伊拉克從中文看來,都有「伊」,但伊朗不同於失敗國家伊拉克,伊朗是中東的區域強權,地處中東樞紐,掌控波斯灣荷姆茲海峽的石油要道,加上伊朗又是什葉派的教主,長期軍援哈瑪斯、黎巴嫩真主黨、葉門的胡塞武裝組織,還有敘利亞的哈薩德政權,藉此形成「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ence),伊朗因而被美國兩黨視為重大威脅。縱使共和黨與民主兩黨有戰術分歧,對伊朗的戰略敵意卻是十分一致。

掩飾川普關稅政策及打擊移民政策失敗?

只是川普真是說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連共和黨員都有人看不下去。他第一任推動撤兵阿富汗,強調美國絕不涉入他國的戰爭,但此次未經國會同意,發動對伊朗空襲,讓外界覺得這是他的「代罪羔羊escape goat」策略,藉由發動對伊朗的軍事行動,轉移其關稅政策與打擊移民等政策的失敗。

美國長期對伊朗的制裁,嚴重打擊伊朗經濟,導致其貨幣貶值、通膨飆升,經濟持續衰退。

伊朗正是最弱的時候

2022年伊朗爆發「頭巾革命」:22歲庫德族女子瑪莎因未妥善佩戴頭巾,被道德警察拘捕並死亡,引發全國大規模示威,要求廢除強制頭巾法與推翻神權體制,顯示伊朗社會要求平等、自由改革的不安與動盪。

2023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伊朗籍的人權女鬥士納爾吉斯.穆哈瑪迪(Narges Mohammadi),表彰她因長期對抗伊朗婦女受壓迫、推動人權與自由的義舉。目前她仍在伊朗服刑,累計被判31年監禁與154下鞭刑。

更加雪上加霜的難局,是伊朗長期軍援的代理人與盟友,俄國深陷在俄烏戰爭中;以色列在與巴勒斯坦的戰爭中,打趴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巴勒斯坦;敘利亞阿塞德政權也在去年底被反叛軍打垮。此時正是伊朗最孱弱的時候。

重塑中東地緣政治格局

2020年川普第一任時,美國動用無人機精準刺殺伊朗革命衛隊聖城部隊指揮官蘇雷曼尼(Qasem Soleimani),重創伊朗的軍事聲譽。以色列今年6月初對伊朗的打擊行動,成功擊斃了人在「公寓」中(不是在作戰指揮中心)的伊朗聖城部隊巴勒斯坦軍(Palestine Corps)領導人伊薩迪,顯示以色列掌握精確的情報與精銳的突襲能力。

話說以色列去年首度與伊朗正面交鋒,伊朗發射了110 枚飛彈與30枚巡邑飛彈空襲以色列,以色列有驚無險,拜其厲害的鐵穹飛彈防禦系統(Iron Dome),還有以色列與美國共同開發、用聖經大衛王迎戰巨人歌利亞的「大衛機弦」命名(David's Sling)的飛彈防禦系統部署,顯示以色列優異的防禦能力,

以色列13日對伊朗發動攻擊後,雙方相互空襲,以色列兩邊開戰,還繼續打擊哈瑪斯,造成數十位巴勒斯坦人的傷亡,以色列以優異的軍事能力,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成為中東無所匹敵的霸主。

然而,川普直接空襲伊朗,也被認為是他外交政策史上最大、最冒險與大膽的賭注,短期內或許能延緩伊朗核進展,但長遠來看,可能帶來更大安全風險與地緣政治動盪。

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就是強調拳頭說了算,但絕對不是解決衝突最好的方法。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