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6月21日宣布成功空襲伊朗三處核武設施,震撼全球,伊朗很快宣布採取報復措施,次日,伊朗國會火速批准「封鎖荷姆茲海峽」,美國務卿盧比歐警告這是自殺行為,川普呼籲中國勸阻德黑蘭。
綜合美國媒體《CNBC》與《CBS》報導,荷姆茲海峽成為美伊衝突的熱點,此處海峽位於伊朗和阿曼之間,是重要的石油咽喉要道,德黑蘭若關閉該海峽,可能對全球和美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周日(22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數次警告不要關閉荷姆茲海峽,聲稱此舉對伊朗政權是「自殺行為」。盧比歐也呼籲伊朗最重要的石油大客戶中國,勸阻伊朗不要封鎖海峽。
盧比歐籲中國勸阻伊朗
「我鼓勵中國政府就此事和伊朗進行溝通,因為他們的石油嚴重依賴荷姆茲海峽。」盧比歐在福斯新聞的「瑪麗亞·巴蒂羅莫周日晨間期貨」節目說道。
2024年,經由荷姆茲海峽的原油和天然氣超過80%運往亞洲市場,中國、印度、日本和南韓是主要接收國,這些國家很可能是受海峽關閉影響最大的國家。
其中,中國最為依賴中東石油,進口的石油當中50%來自中東地區,透過荷姆茲海峽進口45%的石油。
所以《紐約時報》一篇報導評論,中東動盪,會讓中國損失慘重,但是中國不可能派兵保護伊朗,北京只是在周口頭強烈譴責美軍空襲伊朗的行動。
報導指出,中國以折扣價買下伊朗9成的出口石油,利用秘密油輪船隊規避美國的制裁,同時中國有一半的進口石油是經由伊朗南部海岸的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運輸。
中國每天進口石油逾千萬桶
雖有這些戰略利益,但是中國不太可能派解放軍軍艦或軍機保護伊朗,尤其是在美國軍方介入的當下。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庫伯(Zack Cooper)表示,中國沒有能力派軍保衛伊朗的石油設施,中國更願意做的是低調援助物資,口頭上的支持,及可能提供一些人道物資援助。
美國EIA統計,2024年,中國日均原油產量為430萬桶,但是進口量卻高達1,110萬桶/日。中國約45%的石油進口經過荷姆茲海峽,這是連接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的狹窄海上咽喉要道,伊朗曾多次威脅要關閉荷姆茲海峽以回應以色列的軍事打擊。
據大宗商品情報公司Kpler統計,中國佔伊朗石油出口的90%。中國海關官方數據顯示,主要石油供應國是俄羅斯(210萬桶/日)、沙烏地阿拉伯(150萬桶/日)和馬來西亞(140萬桶/日),但由於美國主導的制裁,伊朗石油並未出現在報告裡面。
如果海峽被破壞,美國市場也會受到一定影響。美國從波斯灣購買的石油逐年減少,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 (EIA) 的數據,2024年,美國每天進口的石油只有53.2萬桶左右。
若關閉海峽,不只能源買方受到影響,波灣石油生產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阿聯酋和科威特的石油出口也會受到影響。
紐約油價每桶漲破75美元
實際上,美國空襲伊朗後,已經有兩艘超級油輪急掉頭。《彭博》彙整的船舶追蹤資料顯示,油輪「Coswisdom Lake」與「South Loyalty」周日駛入荷姆茲海峽水道後,突然掉頭轉向,朝南行駛,駛離波斯灣出入口。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經濟學家6月20日發布的報告預警,「最壞的情況」可能是油價飆升至每桶130美元,導致全球生產總值(GDP)下降0.8個百分點。
根據美國EIA16日發布的數據,荷姆茲海峽的寬度和深度使它能夠通行世界上最大的油輪,如果關閉該海峽,油輪幾乎沒有其他替代航道。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約有2,000萬桶原油和液化天然氣(佔全球消費量的20%)都通過荷姆茲海峽。
在周一亞洲電子盤,紐約原油期貨盤中再漲1.36美元或1.84%,報每桶75.2美元,上探5個月高點,連續第五天上揚,累計漲幅約為7%。
22日,美軍披露更多細節,該行動名稱為「午夜重錘行動」,為美國史上最大B-2轟炸機 任務,也是首次實戰使用的「巨型鑽地彈」。
美軍說這次行動期間,伊朗毫無所覺,戰機沒有起飛。確實如此,起初伊朗官方電視台本來根本不知道被炸了,罵川普嘴砲,結果過幾分鐘看到《CNN》報導空襲的消息,才相信川普真的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