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伊朗通訊社的報導,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奇(Abbas Araqchi)數小時前抵達莫斯科,準備與普丁會面討論共同威脅。
這項共同威脅能來自,美國周六(21)對伊朗三個核設施進行轟炸,直接介入中東戰局。川普於轟炸後,在真相平台(Truth social)上寫道, 「任何報復都將遭到遠超過今晚所見的武力」。
面對美國的介入,伊朗沒有屈服的打算
面對美國的攻擊與威脅德黑蘭並未卻步,德黑蘭表示屈服不是他們的選項,並在議會批准了要求關閉荷爾姆茲海峽。
周日上午,伊朗再次向以色列發射了飛彈,其中一枚飛彈夷平特拉維夫北部的一個街區。
德黑蘭先前就曾表示,如果美國加入以色列的攻擊,將襲擊美國在該地區的八個國家的基地。
俄羅斯公開譴責美國對伊朗的攻擊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瓦希里·涅邊賈(Vassily Nebenzia)在安理會會議上表示2003年美國的也曾以伊拉克擁有化學與生物武器等大規模武器可能對世界構成威脅為理由,入侵伊拉克。
他呼籲到,「我們被要求相信美國的謊言,再次讓數百萬生活在中東的人民遭受苦難,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念。」
美國的介入,使各國紛紛對中東戰局表達關切
馬來西亞外交部呼籲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中東局勢進一步升級。
日本首相石破茂對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未表示支持,而是呼籲緩和局勢,並強調日本正關切中東局勢。
另外,鮮少出現的北韓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強烈譴責美國對伊朗的攻擊,這嚴重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對伊朗主權的尊重。
人道危機,以色列攻擊領取物資的平民
在各國急關切以伊情勢,同時間巴勒斯坦正在經歷嚴重的人道危機,自3月起,以色列封鎖加薩走廊,加薩的糧食供應極度匱乏,居住在這裡的230萬居民中,許多人面臨極度飢荒的威脅。
最近,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 (GHF) 開設的食品分發站分發食物,數以萬計的飢餓人們聚集在 GHF 站點或等待裝載聯合國麵粉的卡車到達,但在前往分發站的路途中,卻有遭到砲彈攻擊的風險。根據衛報的報導,從5 月 27 日至 6 月 19 日期間,拉法赫紅十字會的野戰醫院接收了 1,874 名,因武器產生致傷的患者,其中絕大多數患者向醫務人員表示,他們是在食品分發站或附近獲取食物時受傷的。
以色列國防軍(IDF)承認有人被他們的槍擊致傷,但並未承認有人在槍擊中喪生。
根據統計,自以巴衝突爆發以來,加薩走廊的死亡人數已達55,600人,其中大部分是平民。
西班牙外交大臣阿爾瓦雷斯對記者表示,他將要求歐盟理事會批准立即中止歐盟與以色列關係條約,以抗議他所謂的加薩侵犯人權行為。
美國的介入可能使區域衝突上升至國際層次
隨著中東情勢不斷升溫,與之而來的是更多起、更大規模的人道危機,中東地區的區域衝突長期存在,而這些區域衝突的背後是過去殖民主義所遺留的領土劃分爭議,是大國之間的政治較量,是安全稀缺下無止盡的追求權力與利益。區域衝突自始至終離不開大國的影響, 川普選擇介入中東,是否為明智之舉,暫且無法斷定,但此一舉動可能將區域衝突上升至國際層次,為國際安全帶來嚴重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