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火升級,全球關注美國無力關注後續台海可能變局,國民黨高層認為,國際情勢緊張,反觀台灣還在搞大罷免,而總統賴清德的「團結十講」首波就是訴求台獨和深綠基本盤和天然獨,這樣的效應由南向北遞減。
國民黨人士批評,賴清德如果真想團結台灣,就應該立即停止大罷免,而不是主導和配合罷免戲碼,「芒果乾」操作失敗,多數民眾都有智慧知道綠營在玩什麼詭計,會在7月26日出門投下不同意票。
藍營人士也分析,這次罷免案可說是「首戰即決戰」,因為第二梯次罷免補件中的顏寬恒、楊瓊瓔、江啟臣、林思銘、羅明才,以及審查中的馬文君和游顥,不是地方實力強勁,就是耕耘已久。
同時民進黨立院團總召柯建銘預測,第2波罷免的7名藍委將與8月23日公投日綁在一起舉行。藍營內部評估,第二梯根本不會掉任何席次。
藍營盼首戰即終戰,藍白攜手催出年輕票
因此,首梯次的罷免案就會是「主戰場」,藍營內部希望能全部守住,勢必會重創綠營士氣,達到「首戰即終戰」的目標。

台中選區立委黃健豪即表示,除非首梯被罷免的藍委達至6席以上,後續立委補選時綠營會有過半的空間,就會連帶衝擊第二梯次投票;否則的話,只要第一梯次守住6席以內,民進黨強推大罷免就會是失敗收場。
國民黨組發會主委許宇甄表示,先前在第一階段已經舉辦100場500人以上的「反惡罷、戰獨裁」政策說明會。
接下來的第二階段,會辦理以縣市議員為主體的百場中型說明會,結合民眾黨,一起催出年輕票源。
賴清德只顧神主牌,選前兩周最後觀察點
藍營同時還會密集舉行固本會報、村里說明會以及街講相關活動,同時結合縣市長以區域聯防方式,全力守護每一席。
最後就是第三階段的選前黃金週、選前之夜的大型造勢動員,號召民眾一定要出門投下不同意票。
「動員力與投票率才是決勝關鍵!」藍營人士強調,過去選舉一向是綠營動員力強、藍營較弱,國民黨必須主「打危機感」,以有助催票,若能提升不同意族群的動員,也可能避免嚴重席次流失。
目前的重點選舉落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和台中市等直轄市,藍營民調專家稱,賴清德只要顧好「神主牌」,有1/2的支持者投票,很容易就跨越25%通過的門檻。
藍營強調,最後觀察時間點落在投票前兩周,最關鍵的就是第一梯的投票結果,必須打好地面造勢與文宣戰,再加上補選,政局擾動要到9月才會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