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椒華率環保團體抗議六輕用便宜的集集攔河堰 台塑允諾9月底啟用海水淡化廠

環境議題

環保團體表示,台塑六輕數度拖延啟用海淡廠,每年不當利得至少超過6億元,環境部卻僅裁處30萬元最低罰鍰,拖延建置製水成本較高的海水淡化廠,只想用便宜的集集攔河堰的水。對此,台塑集團回應,海淡廠延後啟用是因為建置期間遇到遇新冠疫情、全球貨運塞港、以哈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預計9月30日前試車工作開始營運。

台塑麥寮六輕工業區有一座全台最大10萬噸海水淡化廠,核心機組採用以色列技術,但被環保團體指控僅剩下4%進度,遲遲不完工,故意拖延,是為了繼續使用便宜的集集攔河堰的水。

環保團體抗議,台塑用便宜集集攔河堰的水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陳椒華表示,前環保署於2018年通過六輕麥寮海水淡化廠環評,可日產淡水10萬噸,但遺憾迄今已超過6年卻遲遲未完工。

環保團體認為,海水淡化的成本約為取用濁水溪原水的4倍,台塑用濁水溪原水自行處理的成本每噸約12元,海水淡化一噸成本約49元,價差高達37元,台塑每日從中獲取10萬噸水,相當於透過拖延啟用海淡廠,獲取不當利益。

環保團體認為,海水淡化的成本約為取用濁水溪原水的4倍,台塑遲遲不啟用海水淡化廠等於貪集集攔河堰的便宜。(圖片來源/陳椒華臉書)

環保團體指出,應於去年10月底前完工營運,卻拖延不完成剩餘不到4%的工程量,今年4月遭環境部依違反環評承諾開罰30萬元,如今環團要求經濟部和環境部應以六輕實際用水需求為依據,調降環評用水核配量,農水署應調高農業用水調撥六輕工業用水的補償費,要台塑集集攔河堰的水,應用自家海水淡化廠的水。

台塑回應,海淡廠工程受到戰爭等因素拖延

對此,台塑集團回應指出,台塑石化公司規畫興建麥寮海水淡化廠,原預估經費54億元,惟興建期間遭遇新冠疫情、全球貨運塞港、以哈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迄今已投入逾68億元經費,興建期程延後並非台塑石化能掌握,而且海淡廠延後完成也沒有產生環境污染,根本不構成開立罰單處分的要件。

其實台塑化2024的年報裡面,海水淡化廠的工程合約給萬機鋼鐵的部分,今年6月截止,也就是6月30日截止,也差不多要完工啟用了,只不過和當初訂的完工時間2022年(台塑化2020年年報中第3頁),整整晚了3年。

但台塑集團也提醒,使用海水淡化廠對環保團體最重視的「節能減碳」是不利的,台塑官方回應指出,尤其海淡廠屬高用電、高排碳製程,生產1噸海淡水要用4.2度電,排碳量達3.334 kgCO2/噸,遠高於工業水排碳量0.175 kgCO2/噸。

今年有可能會缺水,海淡廠將在9月底前啟用

再者,海淡水排碳量是工業水的19倍,依麥寮海淡廠環評要求最少年產1,700萬噸,每年排碳量達5.7萬噸,除不利於氣候環境外,也加重整體電力負荷,再加上近年來國內亦未發生缺水現象,因此海淡廠應該作為枯水期或缺水期間的補充用水。

但台塑集團還是允諾要啟用海水淡化廠了,台塑集團回應,近年來因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象頻繁發生,不能排除我國未來可能遭遇嚴重缺水情形,台塑企業將依規畫期程於114年9月30日前完成麥寮海水淡化廠的興建及試車工作開始營運,俾作為缺水時期的補充用水。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