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昨日在桃園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以「選舉與罷免」為民主機制的象徵,形容其如打鐵鑄劍「百煉成鋼、打掉雜質」。此言一出,引爆在野譁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直批該言論比去年的「洗滌人心」更讓人毛骨悚然,質疑總統眼中是否將不同意見者視為「雜質」。
國民黨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則諷刺稱,藍白政黨以後見面要互稱「雜質」,更將賴此番言論與毛澤東、北韓的政治語言相提並論,痛批這是假團結、真撕裂。
黃國昌:比「洗滌人心」更可怕,總統應該道歉
黃國昌今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他對賴總統的第二講感到極度震驚。與第一講「空洞」不同,這次的問題在於言語背後的意圖。他說:「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國家的主人,怎麼會被賴清德視為雜質?」
他回顧去年賴清德提出「洗滌人心」的說法引起爭議,如今又進一步提出「去除雜質」,已不只是言語失當,而是展現出令人寒心的價值觀。他呼籲總統應該公開澄清並道歉,「我寧願相信那是失言,而不是內心真正的想法」。
趙少康:團結講成鬥爭宣言,藍白都變「雜質」
趙少康則在上午舉辦記者會,聯同國民黨立委謝龍介、前立委鄭麗文、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共同批評「團結十講」是包裝團結的清算論述。他譏諷道:「照賴總統的說法,以後藍白見面恐怕都得互稱『雜質』。」
趙批評,民主社會中選舉是常態,罷免是非常手段,賴清德卻將其視為常態,還要透過選票「打掉雜質」,這種論述在民主世界極為罕見,堪稱「民主的新型態極權思想」。他甚至將賴的講話與毛澤東的言論做類比:「毛講過,要鍛造隊伍,把壞分子清除;北韓也說要清除思想上的雜質,現在賴清德也講一樣的話。」
謝龍介:不挺綠、不挺大罷免都是雜質
在記者會上,謝龍介直指,若依賴的標準,台灣至少有1400萬人是「雜質」,包括所有不支持綠營、反對罷免的人。他痛批賴清德從政多年,只會分化群體、製造內敵,如今甚至無視黨內非賴系勢力,展開「政治大清洗」。
鄭麗文也強調,台灣是多元移民社會,「我們不一樣」正是台灣的優勢。她說:「若連總統都容不下不同聲音,台灣的民主還剩下什麼?」
曾是賴清德公衛老師的楊志良則以社會問題提醒賴應關注民生。他指出,台灣自殺率高居十大死因之一,生育率下滑、家庭暴力升高,這些才是總統應優先處理的課題,「不是一天到晚拚政治清算。」
在野憂政治獵巫,賴為大罷免鋪路
在野陣營普遍質疑,「團結十講」實為動員政治罷免的前導策略。趙少康指出,賴清德規劃連續十講,明顯與年底前即將啟動的立委罷免案相呼應,是「邊講邊點火」,假借團結之名,實為鬥爭開路。
他強調,賴若真心想團結台灣,就該公開承諾不操作罷免、不將不同政見者視為敵人。他直言:「只要還搞罷免、還在抹紅,那都是假的團結。我們會持續召開記者會,駁斥賴總統的每一講。」
賴清德以古寧頭、八二三戰役強調團結之重要,但從在野黨強烈反彈來看,「雜質說」恐將讓其「團結講」蒙上陰影。在野批評聲浪未歇,社會輿論也開始聚焦賴政府是否正以意識形態劃分人民。面對質疑,總統府是否澄清或道歉,將成為下一步觀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