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公司新任董事長史哲今(25)日首度以董事長身分出席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備詢,面對外界對其缺乏交通背景、質疑是「政治酬庸」安排,史哲在會中強調,自己在文化、公共政策及政府溝通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並能妥善運用與公共體系間的合作關係,帶領高鐵迎接新車上路與下一個二十年發展。他強調:「我雖非工程背景出身,但熟悉跨部門溝通與整合,這是高鐵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能力。」
首次備詢遭質疑酬庸,史哲強調具政府溝通經驗
對此,國民黨立委魯明哲質疑史哲上任後未提出具體營運目標與KPI,建議其首年應暫不領取績效獎金,專心衝刺表現,並反問:「月薪近40萬還不夠嗎?」對此,史哲回應,高鐵獎金發放是根據營運財報與既定KPI評核標準,不是個人隨意決定。交通部長陳世凱也補充,高鐵為上市櫃公司,薪資制度均有制度可循。
提出「高鐵2.0」,六大升級計畫迎接營運20年
史哲在備詢中提出「高鐵2.0專案」,作為迎接高鐵通車20週年的業務升級目標。他表示:「考試鈴聲已經響起,交卷時間就在2027年新車上路之際。」此計畫涵蓋六大面向:引進新列車與設施升級、強化基礎建設韌性、數位轉型打造智慧高鐵、推動本土產業合作、落實環境永續、與地方共創觀光商機。
他指出,為因應旅客需求,高鐵將自7月1日起每週常態班次增加25班,總計達1128班,預計第4季也將因應假期規劃短期增班。另預估2026年新車陸續抵台,2027年第3季全面上線,屆時可大幅紓解尖峰時段運能壓力。
對照雙鐵條件差異,鄭光遠面對台鐵改革挑戰
在備詢過程中,魯明哲也質疑另一人事安排,即前高鐵營運主管鄭光遠轉任台鐵公司董事長。魯指出,台鐵與高鐵在營運規模、調度複雜度與組織文化上差異巨大,高鐵僅有一款列車、12座車站、5千名員工,相較台鐵20種列車、242座車站、員工逾1.5萬人,「鄭是否真能勝任台鐵轉型重責?」
對此,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鄭光遠具有專業經理人背景,調任台鐵是依未來營運需求考量,台鐵日運量高、歷史包袱重,鄭將在公司化第2年負責結構轉型與體質優化。鄭光遠也回應指出,台鐵正針對安全、準點與便捷性推動改革,包括將全台劃分為四大運務區,強化區域管理與資源整合,目標是降低每年超過900件的行車異常案件數量。
高鐵營收穩健成長,未來是否調整票價仍在評估
針對媒體關注的票價議題,史哲坦言,高鐵預估2026年資金需求將達高峰,目前票價收入佔公司營收超過九成,每年皆會進行滾動式檢討,「是否調整票價,將依據市場狀況與經營績效,現階段仍在研議中。」
他補充,高鐵自2007年通車以來,旅客人次從日均不到10萬人,提升至現在超過21萬人次,去年全年旅客達7825萬人次,營收也從381億元成長至逾531億元,展現穩健成長趨勢。
「不怕答詢,怕營運」 史哲自嘲壓力在高鐵日常
中場休息時,面對媒體提問,史哲表示自己非首次進入立法院,坦言:「壓力不是來自答詢,而是來自高鐵每天要準點、要安全的營運壓力。」他強調,作為董事長,除了內部營運與外部溝通外,最重要的就是在制度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讓高鐵再攀高峰。
在這場首度備詢中,史哲力圖擺脫「政治酬庸」的外界印象,展現以治理與溝通能力為核心的管理哲學,也宣示將以高鐵2.0為藍圖,帶領台灣高鐵邁向下個階段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