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輝達(Nvidia)的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機器人技術是這家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設計巨頭的兩大成長機會之一。
今年5月份,輝達公布的季報顯示,旗下機器人晶片部門一季的銷售額達到5.67億美元,約占公司總收入的1%左右。
輝達市值超越微軟
輝達當天上演慶祝行情,改寫歷史新高,上漲6.41美元或4.33%,收報每股154.31美元,盤中創新高為154.45美元,今年來上揚11.57%。輝達的市值一夕增加1700億美元,達到3.77兆美元,超過微軟的3.66兆美元。
「我們很久以前就不再將自己視為一家晶片公司了。」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周三(6月25日)在輝達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這句話蘊含的意義非凡,象徵輝達展望未來「數十億機器人」的兆元商機。
周三,輝達股價創新高,略為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儘管輝達巨大的成功源於引領AI革命的晶片,但黃仁勳表示,「輝達很久以前就不再將自己視為一家晶片公司了」。
他告訴股東,現在輝達同樣專注於AI基礎設施,例如網路晶片和雲端服務。輝達不僅深入人工智慧(AI)產業,還進軍自動駕駛汽車等機器人技術市場,這是該公司另一個數兆美元的商機。
「我們正在致力朝向以下目標前進:未來有一天數十億機器人、數億輛自動駕駛汽車和數十萬座機器人工廠,都能夠由輝達的晶片技術驅動。」黃仁勳強調。
機器人市場的商機巨大
執行長Jensen Huang表示,除了人工智慧之外,機器人技術是這家晶片製造商最大的潛在成長市場,而自動駕駛汽車將是機器人技術的第一個重要商業應用領域。
「我們公司有眾多成長機會,其中AI和機器人技術是成長最大的兩個領域,代表數兆美元的成長機會。」黃仁勳周三在輝達年度股東大會上回答一位與會者的提問時表示。
一年多前,輝達改變業務部門的會計編列方式,讓汽車和機器人部門合併為同一個部門。今年5月,輝達表示,汽車和機器人晶片部門的單季銷售額為5.6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72%。
過去3年,由於市場對輝達資料中心繪圖處理器(GPU、顯卡)的強勁需求,輝達的銷售額保持大幅增長的趨勢。這些GPU用於建構和運行Open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等複雜的人工智慧功能。
輝達營收2年暴增4倍
輝達一年銷售額已從2023年度的約270億美元飆升至2024年度的1,305億美元,僅兩年的時間營收狂增4倍,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LSEG)的數據,分析師預計今年輝達營收將接近2,000億美元。
雖然目前機器人技術對輝達來說規模相對較小,但是黃仁勳表示,機器人技術同樣需要該公司資料中心的AI晶片,來訓練軟體,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也需要內建晶片。
黃仁勳重點介紹輝達的Drive晶片平台以及賓士汽車公司正在使用的自動駕駛汽車軟體。他也表示,該公司最近發布名為Cosmos的人形機器人AI模型。
除了AI晶片之外,輝達越來越多提供更多互補技術,包括軟體、雲端服務和網路晶片,以將AI加速器連接在一起。黃仁勳表示,輝達的品牌正在不斷發展,更確切地說,該公司應該被稱為「AI基礎設施」或「運算平台」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