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澳競爭加劇 太平洋4島國憂幫北京開大門 決定推遲安全計畫

國際外交

據《路透》報導,在中國、澳洲和美國在太平洋的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4個最大的太平洋島國領袖憂心可能為北京打開大門,決定推遲聯合安全戰略計畫。

4個最大的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簡稱巴紐)、萬那杜和斐濟組成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Melanesian Spearhead Group),他們針對第一個聯合安全架構進行談判,並專注於海上安全。

4島國不願為中國開大門,推遲安全計畫

周一(6月23日),該集團領導人在斐濟舉行會議,決定推遲一項決議,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外長特卡琴科(Justin Tkatchenko)告訴路透,尚未達成安全戰略協議。

周四(6月26日),特卡琴科表示,有關於台灣等問題以及如何兼顧成員國不同立場的討論內容,具有挑戰性。

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受到北京政府拉攏,其總部設在瓦努阿圖,中國為這個總部提供資金,此前,該組織曾表示視中國為安全夥伴。

「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是太平洋島國中規模最大的外交機構,有18個成員國,該論壇拒絕與中國建立安全關係,並且強調太平洋地區應自行提供安全保障。

在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的成員國當中,所羅門群島和萬那杜與北京的關係最為密切,這兩國與中國警務保持密切聯繫,巴布亞紐幾內亞與美國、澳洲簽訂安全協議;斐濟與澳洲建立國防夥伴關係。

澳洲增加撥款,協助太平洋島國打擊非法捕魚

周四,澳洲表示,為了協助太平洋島國打擊非法捕魚,將撥款增加一倍至4.77億澳元(3.12億美元),採購民用飛機和無人機,在數百萬公里的太平洋海域進行空中海上監視。

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漁船隊,上個月向10個太平洋島國的部長們展示他們的海岸警衛隊能力,這引發一些太平洋島國官員的擔憂,擔心中國可能會開始在南太平洋巡邏,目前美國海岸警衛隊已加強在南太平洋的活動。

澳洲的太平洋事務部長康羅伊(Pat Conroy)首次出席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會議,在斐濟會談期間,他與中國駐斐濟大使周劍隔著會議室坐在一起。

中國駐斐濟大使館發表聲明表示,「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是促進區域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平台」。在會談中,康羅伊強調,澳洲是該集團所有成員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所羅門群島總理馬內萊發表一份聲明表示,安全戰略取得了進展,「我們堅定承諾與成員國和夥伴夥伴合作,以加強整個地區的穩定與和平」,他沒有具體說明是哪些夥伴。

康羅伊26日在所羅門群島表示,澳洲將為霍尼亞拉提供60輛警車、網路安全支援和道路升級,以便於9月主辦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他發表一份聲明表示:「太平洋地區主導的機構和進程最有利於太平洋地區的發展。」

所羅門呼籲太平洋島國活動排除台灣

康羅伊接受電視台的記者訪問表示,所羅門群島尚未正式回應澳洲12月提出的1億澳元擴充警力的提議。他告訴澳洲廣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我明確表態,我認為中國不應該參與太平洋地區的警務工作。」

他還表示,所羅門群島表示將尋求美拉尼西亞國家的援助,以填補安全漏洞。

實際上,中國採取前所未有的各種措施,在太平洋島國地區展現北京的影響力。在2024年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PIFLM),因為中國太平洋事務特使提出強烈反對,導致最終發表的公報刪除所有關台灣的段落。台灣是公認的太平洋地區發展夥伴,已有30多年歷史。

然而,當時所羅門群島呼籲將台灣排除在未來太平洋島國活動之外,促使台灣進一步被邊緣化,許多人認為此舉是受中國指使。

隨著北京與霍尼亞拉關係的加強,所羅門群島可以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影響力。一個重要的例子可能是在2025年PIFLM會議上,所羅門群島作為主辦國,可以限制台灣的存在,增強中國的作用,阻礙台灣盟友的參與,並引導對話朝向有助中國利益的方向發展。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