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可能與台灣、南韓、越南、印尼等一些國家接近達成協議,但是,7月9日對等關稅的90天豁免即將截止前,美國總統川普揚言不打算延長最後期限,使得投資人擔心有變數,台股瀰漫不確定氣氛,周一大跌。
加權指數今天(6月30日)震盪走低,收盤下挫324.06點或1.44%,報22,256.02點,大盤跌破10日線,但守住20日線。權值王台積電最後一盤灌2萬張賣單,股價領跌,收盤下跌20元或1.85%,最後以1060元作收。上周五外資買超12288張,連續第4天買超,近20日累計買超130,481張。
航運、半導體股跌幅領先,權值股普跌
各類股幾乎全盤皆墨,橡膠股跌2.4%,航運股跌2.1%,塑膠股跌2%,半導體股跌1.8%,電子股跌1.5%,跌幅居前,只有食品股逆勢小漲0.3%。
權值股普跌,鴻海下跌4元至161元;聯發科下跌35元至1250元;長榮(2603)下跌6.5元,收在199元。
《彭博社》報導,距離美國總統川普重啟針對特定國家的高額對等關稅,僅剩下10天,白宮似乎無法達到在暫停高額關稅三個月期間全面達成全球貿易改革的目標,但是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即將與台灣、印尼、越南、南韓、印度等一些國家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的高級顧問上周透露,預計美國在7月9日的最後期限前,將與多達10幾大貿易夥伴達成協議,但是假設川普與中國、美國和英國分別達成的兩項協議,能提供任何線索,那麼這些協議很可能不會是解決核心問題的全面協議,而是只會涉及有限的議題,然後將許多細節留待未來談判。
「我預計白宮將宣布一些被稱為貿易協議的架構,但這些架構並不符合大家對協議的理解。」杜克大學法學院專門研究國際貿易的教授邁耶(Tim Meyer)博士表示。
時間有限,白宮大概只能簽架構貿易協議
目前有幾數十個未能達成協議、卻受到川普4月2日提高關稅影響,總統威脅要對這些國家徵收高於談判期間10%的基準關稅。美國財長貝森特6月27日在《CNBC》
節目受訪時表示,這些國家大多是「規模較小的貿易夥伴」。
在7月9日大限之前,川普及顧問讓投資人感到緊張,他們隱晦暗示哪些國家接近達成協議,哪些國家偏離軌道。最終結果將有助於決定川普貿易議程,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
即使事關重大,目前仍不清楚川普政府是否會堅持嚴守最後期限,還是會延長期限,以便空出更多時間進行貿易談判。
貝森特6月27日透露,大約20個未能在7月9日前達成協議的國家可以繼續談判,但是如果這些國家被認為秉持誠意進行談判,關稅可能保持在目前的10%,反之,他們若欠缺誠意,關稅將恢復到4月2日的高水準。
但是幾個小時後,川普重申他單方面設定各國高額對等關稅的威脅,甚至揚言他可能在7月9日之前就這麼做。川普表示,美國不會與數百個國家個別達成協議。
川普威脅不會延長最後期限
「我們可以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我想給所有國家發信通知:『恭喜!你們得支付25%的關稅。』」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上補充說明。
因為加拿大徵收3%的數位服務稅,使美國總統不滿,28日川普突然在社群媒體上宣布,他會終止與加拿大所有易談判,還威脅將在一周內對美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加徵新的關稅,此舉也被解讀為川普對付不聽話國家領袖的警告。
到了周日(6月29日),川普語氣依然強硬,他說對大部分國家的暫緩期7月9日屆滿,不打算延長;還說他設下的這項談判時間到期後,除非已與美國達成協議,否則華府將「很快」寄出信函,通知懲罰關稅生效。
短期內,這些接二連三發出的聲明,再次提醒外國政府,總統的政策瞬息萬變之快,令人咋舌。
在截止日期前的最後幾天,各國領袖紛紛遊說總統,代表團紛紛前往華盛頓,川普及助理也對如何解決談判發表各種模稜兩可的意見。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即將與包括台灣和印尼在內的一些國家達成貿易協議,美國也可能與越南,南韓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本人曾多次暗示將與印度達成協議,談判代表上前往華盛頓舉行會談,試圖打破關鍵問題的僵局,美國和歐盟對達成協議的前景都更加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