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國例外論」一直受到市場追捧,但如今隨著美國經濟出現疲態、市場期待歐洲有機會加速復興,今年上半年全球資金也接連移轉至中港、歐洲等地,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認為,「美國例外論」已經破滅,投資人對於美元資產的信任度開始出現動搖。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今(1)日出席「2025富邦財經趨勢論壇」,他一開場就直言,請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從二次大戰結束之後,以美國為核心的全球經貿合作、國際關係、金融市場架構即將開始紛紛瓦解,這是一個過程、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整個變化正在進行當中。
羅瑋指出,2024年底各家機構都在做預測,但從現在來看,至少有90%以上的預測大家都錯了,最大的關鍵點在於,川普上台後推動各項政策的時程與影響層面遠遠都超出市場預期,另外還有DeepSeek橫空出世、歐洲各國決心自力自強等原因,都讓全球政經情勢面臨巨變。
上半年全球資金接連移轉至中港、歐洲
羅瑋指出,在 2024年川普當選之前,包括「川普交易」、再加上美國經濟體質優於其他國家、美債殖利率也比其他國家高,以及AI投資風潮推升,使得全球的資金都集中在美國,形成所謂的「美國例外論」;但隨著DeepSeek出現,資金開始從美國大型科技股移轉至中國及香港科技股,這是第一波的資金移轉與鬆動。
接著,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2月底於白宮大吵後,澤倫斯基轉往歐洲與歐洲各國領袖召開峰會,在這次峰會當中,歐洲領袖達成共識,要重建自己的軍力,不要再像過去一樣依賴美國,此外,德國也增加基礎建設與國防支出,使得歐股吸引大量的資金、歐債殖利率也上揚,這是美國資金的第二波出走潮。
羅瑋指出,美國聯準會聯邦基準利率目前是4.25~4.50%,基準利率水準高居G10國家當中的第一,正常的邏輯來講,基準利率高,其貨幣表現應該要相對強勁,但實際上卻是完全相反,隨著資金移轉,美元指數在今年上半年表現,卻是G10國家當中敬陪末座;相對之下,即便歐洲央行今年採取降息,但在資金流入情況下,歐元表現相對強勁。
投資人對美元資產信任度出現動搖
羅瑋認為,隨著投資市場的氛圍轉變,資金出現明顯移轉,這樣的情況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持續下去,他指出,過去以美國為核心的金融市場結構,已經開始出現調整轉變,投資人對美元資產的信任度也開始出現動搖。
隨著美國政府債務與利息支出持續飆升,根據統計,2024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已高達36.2兆美元,年度利息支出1.1兆美元。羅瑋表示,等到美國通過「大而美」法案後,美國財政部將增發新的債券,不僅牽動美債殖利率變化,也讓美國財政可持續性受到質疑,短債利率攀升加重美國財政利息支出負擔。
下半年美元還會繼續下滑
羅瑋認為,在美國例外論出現、美國景氣強勁時,美元偏向,但是隨著美國例外論破滅,美元則是一路走弱,資金則尋求除了美元之外的投資機會,影響美元持續下滑。
羅瑋指出,川普第一任期跟第二任期的美元指數走勢其實相差不多,當選之前在樂觀氛圍下,美元指數走強;等到川普進入白宮之後,美元指數則開始下滑,因此他認為,這一次應該也會呈現這樣的走勢,預期今年下半年美元指數還會繼續下滑。
羅瑋會後則表示,隨著美國經濟已經露出疲態、市場期待歐洲有機會加速復興,加上若中國在中美關稅議題能夠解決的話,市場的目光自然也從美國,逐漸轉移到其他地方投資,使得資金撤出美國、流入其他地方去;直到明年初,川普減稅法案發揮、各國增加美國投資,這時預期資金才有機會再回流至美國。
不過,羅瑋也說,即便明年資金有機會再回流至美國,但也不表示「美國例外論」會再出現,畢竟像過去這麼好的情況不至於會再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