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台積電讓利? 「大而美法案」:2026年前建廠投資稅負減免提高至35%

台積電

「大而美法案」引起美國總統川普與馬斯克翻臉,數次互罵,也引起很多紛擾與爭議,共和黨內部意見出現分歧,但是所幸,法案有關照台積電、英特爾等晶片製造商。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川普總統嘴巴雖然不饒人,去年數次表示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但實際上,他最新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將為晶片製造商提供更多稅負減免。

台積電、美光、英特爾有資格享減免

根據參議院周二(7月1日)驚險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在美國建設產能的半導體廠商的稅收抵免可望從目前的25%大幅提升至35%。

符合稅負減免資格的公司可能包括英特爾、記憶體晶片巨頭美光科技、台灣的晶圓代工巨頭台積電(TSMC)等大型晶片製造商,但有一個重要前提:它們必須在2026年底截止日期之前開工建廠,在美國擴大先進製造工廠的業務。

隨著華盛頓繼續努力加強美國國內晶片供應鏈,美國總統川普的最新版本「大而美法案」可望降低半導體製造商在美國建廠的成本。

根據參議院周二通過的「大而美法案」,這些半導體公司的稅收抵免比率將從現在的25%升至35%。這超過法案草案當初提議的30%減免幅度。

半導體製造獎勵辦法的條款被納入大約900頁、被視為川普經濟主張核心的大而美法案。眾議院即將啟動審議程序,試圖趕在7月4日前送交川普簽署生效。

大而美法案擴展晶片法案的優惠條款

新條款擴展2022年拜登政府時期國會通過的「晶片與科學法案」的稅負減免優惠政策,「晶片法案」為美國半導體製造項目提供390億美元的補助和750億美元的低利貸款。

但是擴大稅負減免政策若要生效,川普的全面國內政策法案必須再次送交眾議院審議並且獲得通過,眾議院上個月以微弱優勢通過共和黨提議的版本,總統敦促眾議員在7月4日之前通過法案。

自川普第一任期(川普1.0)以來,華盛頓一直試圖將更多先進的半導體供應鏈從亞洲轉移到美國國內,支持美國國內企業,並限制中國製產品一直大量外銷美國。

儘管川普的全面政策法案的稅收抵免條款擴展拜登政府《晶片與科學法案》的條款,但是這兩位總統對半導體產業的整體策略有不同。

今年早些時候,總統曾經呼籲廢除《晶片法案》(CHIPS Act),即使共和黨議員一直不願配合,採取行動,但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個月表示,政府在重新談判拜登政府的部分補助撥款。

稅收抵免將加速美國製晶片進程

川普先前曾表示,與《晶片法案》撥款補助相比,關稅才是引導半導體生產回流的最佳手段。川普政府目前正在對進口的半導體技術進行調查,這可能導致美國對進口的半導體開徵新的關稅。

近幾個月來,許多在美國有大筆生意的晶片製造商都加大在美國的投資計畫。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TSMC),以及輝達(Nvidia)、美光(Micron)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等美國晶片公司。

科技顧問公司Futurum Group的執行長紐曼(Daniel Newman)指出,川普的關稅威脅使得半導體公司需要擴大美國產能,變得更加迫切。他告訴《CNBC》記者,如果投資稅收抵免的政策生效,推動美國製造半導體的進程只會更為加速。

紐曼解釋說:「考慮到關稅風險,增加美國製造仍然是這些大型半導體公司的關鍵考慮因素,特別是稅收抵免措施,可以被視為抵消美國建廠成本增加的最佳機會。」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