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的第一步,用臨界知識創造你的「能力圈」

書摘

作者簡介
  
成甲
  
「羅輯思維」點評「中國最會學習的人之一」
「得到」App最受歡迎說書人
白手起家的創業者  

如何找到有價值的臨界知識?臨界知識其實是對事物更底層規律的總結。如果我們要找臨界知識,就要去它可能出現的地方尋找。

哪些地方比較容易產生臨界知識呢?那便是可信度比較高、適用面比較廣的重要硬學科裡,比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理學等。

想要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就選可信度越高的那個

其實臨界知識的思想,核心是用更加可靠學科的研究方法、思想和結論來處理沒那麼可靠的領域的問題。簡言之,就是解決問題最穩妥的辦法,是拿可信度更高的方法去處理問題。

比如房價高這個經濟學現象,可以有很多解釋:如溫州炒房團,比如丈母娘經濟,比如對比國際大城市房價等。但這些解釋的立足根基其實並不怎麼牢靠。那麼怎麼辦呢?臨界知識的思路是不用這些「現象原因」解釋問題,或者說不用這些非常具象、未經嚴謹驗證的推測解釋問題,而是借助可靠度更高的原理解釋,比如供需關係、不均衡分布以及規模效應等基礎知識。這樣的解釋未必對,但是顯然可能更可靠,也相對容易檢驗。

所以,找到可靠的知識學科就容易找到臨界知識。比如數學,就是一個邏輯推演的學科,數學方法是建立在幾個基礎假設以及邏輯分析之上的。因為數學不依託於真實世界存在,所以只要在它的假設範圍內,幾乎所有的推論都是正確的,那它的知識就很可靠。再比如,物理學。雖然比起數學而言,物理學差那麼一點點,畢竟還是有一部分結論是基於實驗歸納推測的。這麼多年來,尤其是現代物理學的發展,使得這門學科的可靠度相當高。而物理研究物質規律,我們很多生活決策都有物質參與,那麼物理學的結論也就很重要了。

如何尋找對我們有用的臨界知識?

1. 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學習這個學科的重要知識

感興趣的領域,無論是行銷、企劃、諮詢、金融、法律、貿易等都可以,所有現象層面的知識研究到底層之後,都會聯繫起來。所以,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去閱讀經典的書籍,從中尋找最重要的原理和知識。具體做的時候,要多留心,看似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是否應用了我們已有的規律。

2. 找到最重要的知識和原理的原始出處

儘管我們可能發現了事情背後的規律,但是這往往還不夠,還要進一步尋找這個規律的原始出處。這個步驟非常重要,也是大多數人在學習研究的時候忽略的一個環節—找到重要的結論是怎麼來的。

3. 嘗試用更基本的原理來解釋這個知識

這一步工作就到了尋找和建立臨界知識的關鍵步驟。這一步驟,其實是尋找問題的第一性原理。

4. 沒有解釋的時候,想辦法尋找或自己創造一個假設,並驗證

有時候,我們對一個領域的解釋並沒有相關的儲備知識,找不到更底層的解釋。

那麼解決方案就兩個:要嘛我們想辦法查詢相關領域的書籍,看看有沒有別人的研究結論可供參考;要嘛自己給出一個可能的合理化假設,然後想辦法驗證自己的假設是否合理。你可能會感到疑惑,怎麼會自己創造假設呢?其實,這個過程正是科學研究的過程:發現問題,解釋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就建立一個假設。一旦這個假設被大量的檢驗驗證為真,那麼新的規律就被發現了。

用臨界知識構建自己「能力圈」的成功案例

有一次,我和一個知名互聯網公司的朋友聊天,在聊到知識內容創業的時候,他提到:秋葉大叔最近在做知識型IP訓練營。我聽到後,立刻找到秋葉的公眾號研究了起來。

那時候,秋葉大叔還在推銷他的書,書名可能會讓現在很多人跌破眼鏡—做為一個大學老師,他的新書叫《超越對手:大項目售前售後的30種實戰技巧》。一本關於銷售的書!不過銷量一直比較慘澹。

後來,秋葉大叔轉型開始講簡報製作了,不過時不時還會推銷一下之前的書。微博興起後,秋葉老師有了新的陣地,慢慢地聚焦在簡報製作上面。他也開始出版關於製作簡報的書籍,再也不提之前那本書了。

再後來,秋葉老師在網易雲課堂上開課,陣地又拓展到微信公眾號上。到這個階段,秋葉老師的成績可比當初賣《超越對手》強多了,單單在網易雲課堂上的課程銷量就已過萬。

一個簡報領域的網紅出現了!秋葉大叔的成功自然與他的努力和勤奮分不開,要不然大叔現場演講時那一口濃重的口音就會嚇退一堆人。但是,在我看來,過去幾年來秋葉大叔的成功,還有一個背後看不見的因素:在能力圈中投資。

每個人都有能力圈

什麼是能力圈?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長並懂得的知識組成的,而且在這些領域裡,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

為什麼秋葉大叔最開始的方向《超越對手》並不成功?我相信秋葉老師是覺得自己有乾貨才寫這本書的。但是,對於一個大學老師兼職大項目銷售而言,他在銷售領域的擅長程度很難排到前10%。而同樣是講大專案銷售,IBM的《新解決方案銷售》就賣得很好。為什麼?因為它做到了比90%的人要好。

後來秋葉老師聚焦到簡報上,這是一次成功的選擇。倒不是因為品項對了—其實那時候講簡報的老師也不少—而是因為用戶對了:對簡報感興趣的主要是學生和剛畢業入職的大學生。而秋葉身為大學老師,每天和學生接觸,最瞭解用戶需求,所以他的解決方案最接地氣。

很多人在講簡報的時候,講的是軟體技巧;可是秋葉更理解用戶,他發現學生做簡報最缺的不是軟體技巧,而是邏輯不清。所以,秋葉是掛著簡報的羊頭,賣著教你梳理邏輯的狗肉,而且是最基本的歸納、分析的方法。

然而,這才切中了學生的痛點。在學生製作簡報這個領域,做為大學老師的秋葉自然理解最深刻,他也最擅長此道。他對這個領域的理解超過了90%做簡報的人,所以他的簡報書籍賣成了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