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今(3日)天報導,美國科技業巨擘微軟(Microsoft)正在裁減多達4%人力,相當於9100人左右。這是自2023年以來微軟最大規模裁員,加上今年5月裁員6千人、6月傳出裁員至少300人,今年微軟已經裁員超過1萬4千人。
微軟宣布裁員9千人,自2023年以來最大規模
但華爾街普遍認為微軟今年獲利不差,第一季淨利達 260 億美元、營收 700 億美元,超越市場預期,而官方給出的預期,截至6月底的當季營收,將達成年增率14%,因此紛紛解讀為策略性裁員。
微軟官方表明是為了「讓組織更靈活、提高執行效率」,與AI投入和資料中心擴張同步。
在6月20日,《華爾街日報》已報導指出,軟體業巨頭微軟計劃從7月開始的未來幾周裁員數千人,以精簡人員,並釋放資金,幫助公司繼續對AI技術投入數十億美元的巨資。
裁員是為了投資AI,以及組織扁平化
美國商業電視台《CNBC》報導,覆蓋多個部門與資歷層級,包括管理層與工程師,知情人士向媒體指出,此次裁員目的在於減少組織內部「中層管理者」,讓基層員工能更直接與高層溝通。
裁員與微軟推進AI戰略高度相關,透過裁撤部分角色與部門,將資源重新部署於 Azure 雲端與 AI 門戶。《CNBC》也提到,高層正在審慎調整業務資源,以應對 AI 加速器與增強產品競爭力 。
《路透社》(Reuters)報導指出,微軟此舉為了在加速 AI 基礎建設 下控制成本,受裁員影響最多的是遊戲與銷售部門,雲端利潤率因AI投資而受壓抑。
寶僑和亞馬遜,都因為AI比重拉高而裁員
實際上不只微軟,巴倫週刊(Barron’s)指出,美國科技巨頭 最近都進行「AI 優先 + 組織重整」的通用策略,目的是 成本控制與提升效率。其實不只是微軟,寶僑、亞馬遜都有一定規模精簡人力的計畫。
根據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最新報告,2025年前5個月,美國公司進行「技術升級」(如導入AI系統),因而裁員的人數已達20000人。高盛去年發布的報告預估,生成式AI將使各行業約25%的工作職位實現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