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自6月22日展開「團結國家十講」,前三講因遭藍白在野黨挑瑕疵轉移焦點,效果可謂「褒貶不一」,直至第四講「國防」才堪稱回穩,並且打了一波「防守反擊」。
面對接下來逐漸進入到「外交」、「繁榮」等涉及對外經貿之議題,台美關稅談判結果料將成為左右「團結國家十講」成敗的最大變數。對此,政府內部抱持審慎樂觀的氣氛。
賴清德前三講「褒貶不一」,總統府旋即上緊發條
有感於國家一年多來經歷各種內外交迫,總統賴清德除了邀集朝野領袖進行國安簡報,也安排了「公民版國安簡報」,也就是「團結國家十講」,希望能夠設定議題於國家重要大政,期盼國人攜手團結,共同化解挑戰。
然而,在野黨不僅拒絕「領袖版國安簡報」,也鎖定「公民版國安簡報」進行各種攻訐,除了試圖轉移賴清德所欲設定的議題,也企圖形塑「藍綠對決」氛圍,以化解他們所面臨的公民大罷免危機。在此情形下,賴清德前三講確實遭遇亂流,包括「長毛象論」、「打掉雜質論」、「制憲無台灣主體論」都遭到在野黨猛攻,就連綠營內部都浮現雜音,整體可謂是「褒貶不一」。
據了解,賴清德與幕僚團隊並未洩氣,而是更加上緊發條,反覆檢視文稿及沙盤推演,設法讓在野黨找不出缺點。至於綠營內部的雜音,府方人士認為,能理解同志求好心切,但「團結國家十講」不能因此喊停,只能設法更加精進。
第四講展開「防守反擊」,在野搶攻反而踢到鐵板
面對前三講的褒貶不一,賴清德與幕僚團隊針對第四講「國防」則是拼盡全力準備,尤其國防是總統的法定職掌,這一題無論如何不能犯錯,同時也事前沙盤推演後續與在野黨之間的攻防。
由於做好充足準備,因此針對賴清德提及在野黨大幅刪減國防預算,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搶攻稱「只刪了46億元,是2018年以來刪的最少的一次」之時,綠營便立即展開一波「防守反擊」。
包括國防部、立法院黨團、黨中央等各個部門全都火速駁斥,強調國防預算實際遭大幅刪減84億元及凍結899億元,合計高達984億元,占原編預算20.6%,為近年最高比例。賴清德子弟兵林俊憲也反擊道:「國民黨上到黨主席,整個黨連自己刪什麼都不知道,一再證明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亂刪什麼預算;所以罷免這些人,有冤枉嗎?」
川普關稅將成團結台灣十講最大變數
「團結國家十講」平均以每週2講的速度進行,至今已完成4講;面對接下來的6講,坊間民調顯示,民眾最關注經貿議題。對此,府方人士亦有所掌握,所以接下來包括「外交」、「繁榮」、「均衡台灣」等主題均會觸及相關議題。
不過,其中最大的變數,莫過於台美關稅談判結果。綠營人士指出,最好的情況是,川普關稅能有符合或優於預期的結果,如此便能呼應總統賴清德接下來的演講;但最差的情況則是,賴清德演講強調台美關係良好,但川普關稅卻是劣於預期,那麼不只重挫總統威信,同時也必定遭在野黨大肆抨擊。
台灣關稅將比越南低?政府氣氛審慎樂觀
對於川普關稅進展,目前美國僅與英國及越南達成協議,英國稅率為10%,越南稅率為20%,而台灣則是朝低於10%的方向與美國談判。針對談判的進展,政府相關人士基於談判慣例及台美默契,均三緘其口。
但據了解,政府內部對於川普關稅的影響,大多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知情人士說,台灣跟越南都是最早表態願意朝零關稅方向開放市場給美國的國家,而台灣與越南的差別在於,越南向美國出口的大多是「最終財」,台灣則是出口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等「中間財」,如今越南談到20%關稅,而從美國的利益角度來看,台灣關稅理應較低。
儘管如此,川普態度往往一日數變,所以到底最終結果如何,目前誰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