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施壓大幅加稅 日相石破擔心選前崩盤 無意在農業及汽車讓步  

貿易戰

美國總統川普對日本貿易政策加大壓力,批評東京在稻米市場設限,卻無視本國短缺危機,並揚言若談判無果,將對日本進口商品課徵最高達35%的懲罰性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則強調,東京無意在農業或汽車領域讓步,雙方談判再度陷入僵局。

川普日前於空軍一號上表示:「我不確定我們會與日本達成協議,他們非常強硬。」他指控日本「不願進口美國稻米,卻自己出現米荒」,並透過社群平台痛批東京是「被寵壞的國家」。美方原本對日課徵的24%「對等關稅」暫緩至7月9日,如今川普放話提高至30%或35%,令東京高度戒備。

白宮官員更表明,日美談判已非優先事項,川普政府正轉向推動與越南達成的20%分級關稅協議,認為越南態度更為合作。與此同時,日美第七輪雙邊貿易會談在6月底破局,雙方對汽車與關稅問題遲遲無法取得交集。

選前讓步壓力大,日政府主打對美投資反制關稅訴求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日本方面試圖以「投資換減稅」為策略說服華府,首相石破茂在記者會中強調,日本是美國最大外國投資國之一,也是創造最多就業的外資來源。他並以日本鋼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為例,顯示東京對美有實質貢獻。

然而,此說法難以撼動川普強硬立場。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早期即向日方明示,汽車關稅與10%的基本稅率不會輕易撤除。儘管日方一度預期能在G7前取得進展,但事與願違,川普6月接受媒體訪問時甚至放話將寄信給日本:「你們的車將被課25%關稅。」

日方交涉主責人赤澤亮正曾在6月赴美,與美國商務部會面,未與貝森特接觸。回國後表示,若有必要仍可能再次出訪,但目前尚無具體安排。

根據《日經亞洲》引述日本外務省官員的說法:「我們已提出更新方案,能做的讓步已做,接下來就看美方是否願意回應。」但眼前最大挑戰,是7月20日上議院選舉將於本週展開競選,敏感的汽車與農業議題若提前讓步,恐引發內部反彈,動搖執政基盤。

川普選戰考量壓境,日本選前動彈不得

此次選舉對石破政府至關重要,自民黨儘管政治重心日益轉向都市選民,但農村仍是基本盤,開放稻米市場或讓步汽車關稅,恐激怒傳統支持者,造成選票流失。

《日經亞洲》引述政治觀察人士分析,川普近期對日批評聲量增加,可能與其自身選戰布局有關。若能對日展現強勢談判成果,將有助於拉抬其在工業州選民中的聲望。

儘管如此,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學者周威廉指出,日美作為軍事與經濟緊密盟友,終將走上協議之路,「兩國都面臨更大的戰略挑戰,最終勢必要合作」。但他也強調,目前雙方對彼此底線與意圖存在根本誤解,須儘速重建互信。

稻米問題成為象徵議題,實際貿易比重極低

川普屢以稻米為例抨擊日本,儘管事實上稻米僅占日美貿易極小比例。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日本自1995年起實施「最低市場准入制度」,每年以零關稅配額進口約77萬噸稻米,主要供加工與飼料使用,少部分透過拍賣進入市場。

而超過配額以外的進口,則需繳納每公斤341日圓(約2.4美元)關稅,相當於240%保護稅率。該稅自1999年以來未變,日本政府表示,該制度是為保障國內農民收入與糧食安全,目前無意更改。

儘管如此,今年以來,由於氣候異常導致日本出現米荒,餐飲業者與零售商紛紛導入加州中粒稻米(Calrose),包括連鎖超市Aeon亦在6月開始販售。財務省資料顯示,4月與5月稻米進口量大增,美國占比高達七成以上。

然而,口感與習慣仍是消費者選擇關鍵。《日經新聞》5月底進行盲測顯示,21位參與者中,仍有過半偏好國產米,主要因為其黏性與香氣更符合日本料理文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