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拖延備受爭議的預算法案表決,美國民主黨的眾議院領袖傑福瑞斯(Hakeem Jeffries)周四(7月3日)發表長達8小時44分鐘的演講,創眾院史上最長演講紀錄,但是眾院的共和黨議員仍以218票贊成、214票反的微弱優勢,通過總統川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而美法案」。
華爾街投資銀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與民主黨的警告,美國沉重的債務負擔將懲罰子孫後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即使現在沒有緊急需求的情況,美國仍將瘋狂舉債,舉債上限提高5兆美元,赤字佔GDP的比重接近7%,接近2008年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時期的水準。
川普最在意的大而美法案過關
然而,周四共和黨一意孤行通過法案,今年延長和擴大減稅政策,本年度至今美國的預算赤字已經接近2兆美元,導致美債利率持續上漲,債市動盪不安,共和黨正在將美國財政推向危險的道路。
川普成為大贏家,他高興宣布,4日國慶日簽署法案,這是給美國的生日禮物,迎來美國的黃金時代,美國人民將享有減稅、邊境安全、更強大的軍隊。
但是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計,與國會不採取任何行動的情況相比,最終提交給川普總統簽署成法的大而美法案在2034年之前,將造成聯邦赤字增加3.4兆美元,使美國赤字突破40兆美元。
隨著該法案在國會的推進,以及參議院將一些企業稅收減免永久化,預計的赤字規模也將擴大。同時,美國人購車或購屋的成本更高,企業借款擴張的成本也更高。不僅如此,更高的利率還將迫使聯邦政府投入更多資源來償還巨額債務。
石化燃料公司是大贏家
CBO估計,美國聯邦政府的利息成本每年將超過1兆美元。自2017年以來,美國的利息支出已增加2倍多,每年利息支出已經超過國防支出。
法案通過後,美國產業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最終可能會提振一些就業機會和產業,而另一些產業可能因此受到傷害。
《華爾街日報》報導分析,石化燃料公司是大贏家,石油和天然氣遊說者稱這項法案是一次本壘打,廠商能夠扣除某些鑽井和開發成本,以及恢復較低的特許權使用費率。
矽谷投資人稅金豁免範圍擴大,允許新創企業的投資人提前出售更多持股,而無需繳納資本利得稅。在2026年底以前,美國破土動工建造新工廠的半導體製造商的稅收抵免將從25%提高到35%。
軍火包商也受惠,國防部將在5年內為船舶、彈藥生產和飛彈防禦系統等大型項目編列預算約1500億美元,包括為計劃建造的「金色穹頂」反飛彈防禦系統支付約250億美元的首付款,這對洛克希德·馬丁和Palantir Technologies等公司來說,是一大利好。
AI與電動車是大輸家
但是人工智慧(AI)和科技公司是輸家。本周稍早,原本對各州一級的人工智慧監管實行10年暫停期(後來縮短為5年)的條款從大而美法案刪除,科技界領袖曾遊說這項禁令。
電動汽車製造商也是輸家,政府將迅速取消購買或租賃電動車最高7,500美元的補貼,並拒絕在9月30日之後延長購買電動車的補貼,這對特斯拉、福特、寶馬和現代等汽車製造商構成挑戰。
太陽能和風能廠商是另一個輸家。在為期12個月的啟動期後,再生能源專案開發商將不再符合特殊稅收抵免的資格。由於開發商力爭搶時間,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等可再生設備(例如太陽能電池板)的美國工廠的訂單量應該會在短期內出現增長。
物流公司和線上零售商也將受到打擊。像Sézane 服飾和Diadora運動鞋之類直銷品牌可能會受到一項條款的衝擊,法案一項款終止目前准許價值800美元或以下的包裹從中國和香港以外的國家/地區免稅進口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