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變舊愛?馬斯克轉攻機器人與自駕計程車未來夢

科技趨勢

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正面臨前所未見的銷售困境,2024年第二季全球交車量年減13.5%,繼第一季下滑13%後,連兩季下探新低。然而,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不改樂觀風格,聲稱公司重心已從汽車銷售轉移至自駕技術與機器人開發,並向投資人信心喊話:「別只看眼前的坑洞,要仰望那座山上的燦爛城堡。」

電動車賣不動,馬斯克堅稱「我不在乎」

儘管特斯拉2024年近七成營收仍仰賴電動車銷售,馬斯克近來多次向投資人強調,公司的真正未來是仰賴自駕技術與機器人產品。他表示,特斯拉正全力研發不需方向盤與踏板的「Cybercab」,認為回頭做平價版Model 2「毫無意義」,與公司的理念背道而馳。

然而,市場卻不買單。特斯拉過去五年僅推出一款新車——不銷而走的Cybertruck。執行副總Moravy坦言,目前特斯拉的策略是壓低現有車款價格,「月付金額才是消費者選車的關鍵」。

股價泡沫?華爾街警告車業價值僅占三分之一

儘管核心業務低迷,特斯拉股價仍高掛每股約300美元,市值近兆美元。摩根士丹利分析師Jonas直言,多數投資人認為特斯拉車業價值僅在每股50至100美元之間,意即目前估值大半來自市場對馬斯克未來藍圖的賭注。

但在這夢想之下,特斯拉的財務數據已現裂痕。2024年第一季淨利暴跌71%,若非靠出售5.95億美元的碳權換得收益,恐難達到僅409萬美元的盈餘。市場預估7月23日公布的第二季財報恐再現雙位數下滑,營收降約10%、獲利減近20%。

稀土、供應鏈與政策壓力多重夾擊

特斯拉今年也面臨多項外部挑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稀土供應,衝擊電池材料取得,且特斯拉北美供應鏈高度依賴來自加拿大與墨西哥的零組件,造成不確定性。

此外,美國國會醞釀削減電動車購車補助,也導致消費者信心轉弱。根據Cox Automotive估算,2024年第二季美國電動車總銷量年減約7%,福特、現代、起亞皆出現銷售大跌。雖通用汽車(GM)因推出凱迪拉克Escalade EV與雪佛蘭Equinox EV逆勢成長,整體市場仍顯疲軟。

特斯拉品牌形象亦受馬斯克政治言論影響。從捐款近3億美元協助川普重返白宮,到最近在社群平台上與川普多次隔空交火,馬斯克高調政治活動引發消費者兩極評價。近日川普甚至嗆聲「可能要驅逐馬斯克」,引發輿論譁然。

高層震盪不斷,關鍵主管接連出走

今年以來,特斯拉內部人事也出現動盪。上週,長期跟隨馬斯克的北美與歐洲營運主管Afshar離職,部分職務將由中國區負責人Tom Zhu接手。再往前幾週,負責Optimus人形機器人開發的主管Kovac也以家庭因素請辭。

自駕計程車與機器人城市,馬斯克拚出另一個未來

儘管汽車事業深陷困境,馬斯克把希望寄託在自駕計程車與人形機器人上。6月22日,特斯拉在德州奧斯汀正式啟動robotaxi服務,馬斯克與團隊一同慶祝,場面輕鬆隨興,會議桌上擺滿比薩與可樂。

他宣稱,自駕車與Optimus機器人將在未來五至十年內為特斯拉市值貢獻5兆至10兆美元。特斯拉甚至展示一台Model Y從奧斯汀工廠無人駕駛、成功抵達客戶家中,路程約30分鐘。

馬斯克更預測,至2026年底,美國將有數十萬台特斯拉車輛完全自駕,許多車主將可將愛車「共享」於robotaxi平台,如同Uber或Airbnb般創造收益。

樂觀報告秀「未來城市」 自駕夢想全開

在最新發布的《影響力報告》中,特斯拉勾勒出一座由太陽能驅動的未來城市:自駕車穿梭街頭,Optimus機器人幫嬰兒推嬰兒車、替居民搬購物袋,甚至澆灌室內植物,家庭則在客廳內悠閒地玩遊戲。

報告寫道:「我們相信自駕與機器人技術將挽救生命、節省時間與金錢,提升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

然而,理想再美,特斯拉眼下仍得先走過眼前這段顛簸的路。未來藍圖能否落實,仍需市場與時間的考驗。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