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博到南蒙 《2017遊牧電影節&攝影展》

地方活動

台灣圖博之友會從成立以來就由不斷關切西藏人權問題,過去推出圖博影展後,今年更將議題涵蓋範圍擴大,推出圖博、維吾爾及南蒙三個草原民族議題的相關影展《草原沒有風-2017遊牧電影節 & 攝影展》。

用影展拋磚引玉 期望台灣人更了解草原民族議題

這次的《草原沒有風-2017遊牧電影節 & 攝影展》,除了圖博外,還多了維吾爾族和南蒙地區,期望可以將視野拉大,讓台灣人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他們的議題,開始試圖去了解他們、關心他們。

台灣維吾爾之友會理事長林保華、允晨文化總編輯廖志峰也都出席記者會,對影展能夠收集到不同層面議題的影片,文化、宗教、人權等,從不同的角度完整地認識圖博、維吾爾及南蒙的議題,在台灣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我們都面對到同一個「強權」

詩人鴻鴻表示,這個電影節讓台灣把眼光放出去,而不是只羨慕地看著先進國家,而是看到跟我們同樣處境的族群的人權問題。他表示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像台灣這樣這麼了解圖博、維吾爾的問題,因為我們共同面對一個巨大的強權。而最近劉曉波的案例、李明哲的案例,再看維吾爾人「荒唐的囚徒」這部影片,這中間其實有非常密切的連結關係,很難獨立去看一個事件。「荒唐的囚徒」很值得台灣人省思,和我們的處境很相似。

維吾爾及南蒙和圖博在歷史多所淵源,宗教、文化有相似也有不同,但是如今面臨的都是相同的命運:傳統文化式微,甚至被漢化的危機。中原的漢民族挾著政治力量,強加漢文化的價值觀、生活習俗在原本自由馳騁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對同樣是漢文化的台灣而言,可以提供文化上值得省思的一面。

影展中的作品都得來不易,值得民眾深思

維吾爾族的遭遇一直到近期才在國際社會受到一些注目,因此探討此題材的影片極其有限,台灣圖博之友會就表示,這次影展展出的10部影片中,維吾爾有關的影片幾乎都是第一次在台灣播映,而且找這些影片時非常辛苦,雖然影片中揭露的維吾爾議題只是冰山一角,但仍值得從一點縫隙中看到一絲絲風景。

而在這幾部影片中,台灣圖博之友會特別推薦《維吾爾人:荒唐的囚徒》及《偷》,前者描述了22位被關押在美軍關塔那摩灣(位於古巴)的維吾爾人,在中國、美國的強權之下如何被犧牲的荒謬真實故事。後者則是由中國新銳導演陳東楠的《偷》,她以犀利的鏡頭語言,血淋淋地將維吾爾兒童在中國被有系統地拐賣到東南沿海地區,再被訓練成職業扒手,流連在街頭討生活的景象,公諸於世。

至於南蒙的部分,《宮殿之城》描述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如何在草原中建起高樓,而又在經濟泡沬化成為鬼城。沙漠中炫富而空洞的鄂爾多斯,在現今「漢人」人數四倍於蒙古人的南蒙古,能看得到的蒙古文化所剩無幾。

而今年圖博議題的影片都是強片,曾製作多部獲獎不斷的紀錄片的Mickey Lemle所拍攝的《最後的達賴喇嘛?》,未演先轟動,門票搶購一空,主辦單位還特別緊急加映二場,讓台灣喜歡達賴喇嘛的人可以不錯過此片。另外一部《英雄》,拍的是近幾年來圖博議題唯一的主旋律──自焚,拍攝一位流亡藏人如何選擇自焚作為控訴中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