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ome的競爭對手不是蝦皮 其實是...…

產業動態

最近幾本財經周刊紛紛以「蝦皮大敗PCHome」為封面,大肆報導了一番,一時之間,彷彿台灣電商龍頭PCHome地位岌岌可危已經快被蝦皮給搶過去。

確實,台灣電商界龍頭PCHome這兩年,被蝦皮拍賣「突襲」,蝦皮透過運費的補貼方法,強力搶攻PCHome的市佔率。從外界的眼光看來,PCHome似乎是搖搖欲墜,但PCHome身為台灣電商龍頭,卻被蝦皮輕易攻陷市場,背後其實有嚴肅的課題。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蝦皮母公司新加坡商SEAGroup的資金來源,被指與中國網路集團有密切的關係。台灣網路產業從2千年領先中國走到今天落後給中國,至今仍然沒有一個來自中國的服務平台能夠在台灣稱霸,如果接下來蝦皮打敗露天,成為台灣拍賣龍頭,中國電商將會一波波搶進台灣,不計成本攻佔台灣市場。

蝦皮兩年來在台灣花70億元,同行估只要20億以內

首先,我們要問,蝦皮明明已經讓PCHome備受威脅,為什麼我還會說「蝦皮不會是PCHome的對手?」

根據媒體《數位時代》的報導,依SEAGroup給NASDAQ的IPO申請書,蝦皮拍賣這兩年在台灣已花了約70億元新台幣,但根據同行的估算,這筆金額頂多約在20億以內,兩者之間為什麼有這麼巨大的落差?

這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是:蝦皮團隊執行效能低。如果這兩年PCHome沒有回手,蝦皮就要花70億,未來的競爭,蝦皮還要準備多少錢?另外一種可能是:其實蝦皮根本就是某一位中國巨富的洗錢手段,花得越多,進到背後大老闆口袋裡的錢也就越多。只不過碰巧經營團隊還真的很努力,用些許的預算做出不錯的成績。

「成功總會造訪那些把自己當成敵人的人。」蝦皮雖然來勢洶洶,但無論蝦皮有多成功,從業界的角度來看,PCHome的對手,絕對不是蝦皮,而是PCHome自己。因為過去10年的安穩,一直處於「舒適圈」的環境,讓PCHome逐漸失去了競爭力,但不能讓PCHome這樣下去,因為台灣需要PCHome,因為只有本土電商產業龍頭能夠真正成為火車頭,才能帶動整個網路產業,讓整個網路產業有機會站起來,然後走出去,千萬別讓台灣成為海外強權的數位殖民領地。

阿里、亞馬遜投資未來機會,PCHome博士員工掛零

那PCHome做錯了什麼?其實PCHome這10年在台灣算成功,專注本業,努力獲利,蝦皮入侵前股價也能穩定成長,對股東可以交待的過去,但是除了本業外,對比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或是美國Amazon亞馬遜等中國甚至是美國的國際級電商霸主,PCHome的成績單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阿里巴巴跟亞馬遜同為國際級的電商龍頭,這兩家不只做電商而已,他們還會研發行銷工具,設計雲端平台,投資未來的商業模式,他們互相把對方視為競爭對手,不斷模擬競爭,他們彼此之間比的不僅僅是股價和獲利,甚至連在未來的世界能有多少的機會也都已經在競爭。

所以就如Google一樣,無論是美國公司,日本公司,還是中國公司,只要是做網路相關的產業的,整個產業鏈總是要養幾千幾萬個研發人材,對未來做研究,幫公司找出新的服務方向。但是這些PCHome都沒有做,翻開公開的2016年報,你可以找找PCHome公司1739位員工當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有幾位?你沒看錯,就是一位都沒有,答案是「0」,這的確是一個會讓人嚇出一身冷汗的數字。

經營高層邁入60歲,接班還沒規劃好

除了博士員工掛零,你還會發現,現在整個PCHome的團隊正在快速的凋零當中,因為不管是董事長詹宏志或是總經理高階主管,都是60歲屆齡這退休的這一代了,如果細看公司內部高層名單,你將會注意到,PCHome的接班之路似乎完全沒有規劃好。

攤開PCHome的董監事名單,還都是和董事長詹宏志先生同一輩份的好朋友們,對比其他國家的網路公司,PCHome的組成很難令投資人放心。換句話說,如果PCHome是台灣電商龍頭,PCHome就必需要成為網路產業龍頭,或許這群叔叔伯伯們想法也許真的也不輸年輕人,但是在這極速競爭的產業中,PCHome的團隊確實必需要更年輕化。

當然所謂的年輕並不是看平均年齡,而是看能有多少活水能持續注入到公司裡頭,只是很弔詭的是,在台灣,有聽說過年輕人畢業的工作首選是PCHome嗎?周遭打聽一下,好像沒聽過,這對一個與年輕人息息相關的網路公司來說,可以說相當的不尋常。

如果有時間也可以攤開PCHome的年報更仔細的瞧瞧,你會發現這家公司仍然用很傳統台灣傳統產業老闆經營企業的方法,那就是「努力壓低員工的收入與營運成本,來換取公司還算不錯的獲利」,這樣對公司的股東雖然沒什麼不好,但其他國家的電商龍頭都不是這樣經營的啊,大家可以仔細地研究一下,亞馬遜Amazon創業至今,有賺過錢嗎?當中國的阿里巴巴集團或是日本樂天集團,每天來台灣找人材,開出的待遇沒有不讓人心動的,那在這樣的情況下,PCHome哪有跟人家搶人材的本事及本錢?

近10年阿里、亞馬遜競相購併企業,PCHome掛零

網路時代瞬息萬變,一個創業團隊要直接成為網路產業龍頭根本不可能,從各國網路龍頭起落的經驗告訴我們,併購絕對是網路產業必要走的一條路,每併購一個成功的小公司,都可以為自己帶來不少的新活水,因為人才是關鍵,人才多了,對市場的看法和經驗也會有所不同,自然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火花與機會,能實質能幫助公司走到下一個階段。

那我們來看看,最近10年,PCHome購併了幾家公司?這問題真的不能問,因為很可怕,答案是「0」!又是沒有!那其他國家如中國阿里巴巴、美國Amazon、日本樂天併購過多少公司呢?答案是「已經數不清了」。

PCHome仍很專注的在經營本業,但是它股價再高,如果不用這些在資本市場募得的資金來併購企業或是公司,那又何苦要IPO呢?事實上PCHome詹宏志董事長個人投資了不少優質的網路公司,有此一說是詹董事長對自我道德要求甚高,不願讓PCHome去併購這些公司,但實際上對於PCHome來說,是相當可惜。

「電商龍頭」或「網路龍頭」?PCHome要想清楚

台灣其實相當需要一個本土的網路產業龍頭,這當中又以PCHome最有機會,也是最有資源的公司,但一路看下來,你會發現到,PCHome的最大問題其實在於「自我定位」。

如果PCHome自我定位成「電商龍頭」,我會說,PCHome短期會是第一沒問題,但電商的本質是網路,當一個蝦皮用網路產業的招數來搶PCHome的生意,就可以把PCHome搞得這樣的危險,那定位真的出了問題了。PCHome要重新定義自己為「網路龍頭」,重整資源,擁抱人材,投資科技,找出活水,當自己成為網路龍頭了,必然也就是電商龍頭,這樣PCHome才有機會如母雞帶小雞一般,帶動整個台灣網路產業界繼續往前發展,PCHome詹董事長,你想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