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 伊東豊雄和他的畢生代表作—台中國家歌劇院

書摘

臺中國家歌劇院曾被伊東豊雄自己稱為「畢生的建築代表作」。因為這個曾經流浪多年,不被看好的「建築夢」,終於在臺中被理解、被實踐。

從逐夢到築夢,伊東豊雄說,這是建築人最珍貴的知遇。「當今的日本已經失去冒險的精神;但是,在臺灣,這個超乎眾人想像的設計,就有實現的可能。」伊東豊雄在贏得臺中國家歌劇院的競圖後,曾受邀來臺至東海大學演講,會後他深有所感地喟嘆著。

事實上,在二○○五年獲得臺中國家歌劇院的競圖首獎之前,伊東豊雄曾帶著的「美聲涵洞」的設計概念,參加包括比利時根特(Gent)音樂廳的國際競圖。但,他遭到評審們質疑,「設計概念很好,但這根本是一棟無法實踐、蓋不起來的紙上建築。」比利時根特音樂廳的評審,甚至告訴伊東說,「這是不可能存在的建築。」

伊東對於此設計競圖案在比利時失利,很不甘心。他認為評審侷限於實務,反而對超越現實的新穎建築概念,缺乏想像與挑戰的意識與勇氣。但是,他也分析,若將同樣的設計圖拿回日本發表,恐怕同樣遭到擱置,關鍵在於日本自從經歷泡沫經濟之後,幾乎再也沒有營造廠會願意花費高額的成本,去做一件有風險的新嘗試。

因此,伊東豊雄把這份期望寄託在臺灣。

最親民的歌劇院

「如果將整個世界比喻為一條河流,我想做的建築,是像漩渦般的場所。」伊東豊雄這麼說。臺中國家歌劇院就如同漩渦,融合表演藝術場地和空間藝術場域,更拉近了和居民生活的距離。實地走一趟,會發現跟你想像中的建築大不相同,沒有稜角的牆面,內外流淌的水流、光線和聲音溫柔包覆著這座城市,每天上演著居民與它的律動。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設計為了讓人們享受回歸自然,伊東做了一個創舉,他拿掉墊高的建築物基座,把建築物營運的機電設備全部藏納到結構裡,把一樓還給公共空間。以舉世聞名的雪梨歌劇院為例,引人入勝的風帆造型建築底部,其實是一塊巨大的褐色基座,用途涵蓋停車場與機電設備。所有人要進入歌劇院之前,都必須費力地走上好幾個階梯,全世界的表演廳似乎也全都是如此「有距離」。

沒有距離入口長長的斜坡或壘壘的階梯,沒有才剛進門就因為必需收門票而被阻擋在外,這是一座沒有坐落在高高基座上的歌劇院,與景觀和都市結合,親切地任民眾自由來去。在主入口前是一千七百平方公尺、開放式的前廣場,襯著一座橢圓形的水舞池,進入大廳,依舊是公共場域,一樓、二樓、五樓、六樓,還可以閱讀藝文雜誌、發掘臺灣設計文創及享受美食展演;頂樓的空中花園,更難得的讓人在都市高樓中,找到一片綠地與藍天。這是一個屬於市民的歌劇院,以洞窟般的曲面,擁抱你我的生活。

打破空間定義和方正構造

(圖片來源/天下出版授權)

這是座沒有梁柱的建築。取而代之的是綿延的曲牆,大小層層堆疊延伸,形成管狀變化結構的場景,如洞穴般,塑造出自然流動的空間。

梁、柱、牆、樓板是建築元素,但伊東豊雄打破了元素的定義,在這棟建築沒有了梁柱,而且很難明確指出什麼是牆、哪裡是樓板,因為結構空間就是建築空間,如同漩渦般的水流不停旋轉,空間不斷在變動、蔓延收放,從這面曲牆到另一面曲牆,空間也隨之轉換。

流動的空間也打破了對場域功能的定義。房子不再是四四方方,也沒有規定這裡是客廳、那裡是廚房,歌劇院除了劇場功能以外,大多的空間可以隨處表演,在歌劇院的任何位置都有表演、聆聽的機會。徜徉在藍天白雲下的廣場、戶外劇場與屋頂的空中花園,歌劇院從裡到外、從地面到屋頂,皆是舞臺。

內外串連的有機體

(圖片來源/天下出版授權)

「喚醒人們在蠻荒時代的殘存記憶。」這是伊東豊雄進行細部解釋時所詮釋的設計理念,他跳脫垂直與水平線的方矩建築,將人從既有的線性與幾何學所構築的機械式空間釋放出來。如同回歸孕育生命的子宮,或是原始時代的洞穴空間,打破了天花板、牆壁、地板三者的界線,藉由「管」(tube)串連大中小型三座表演廳,交疊的「管」也延伸流動到戶外,與自然結合。

這概念也如同人體構造,在體內由各種管道連結各個器官,最終從耳、口、鼻、眼開口處與外界接觸;既是獨立的個體,也與外部形成溝通。

「我想創造的歌劇院,並不只是進到這個劇院裡頭來看歌劇、並不是只有看歌劇的這個行為而已,而是一個持續行進的過程中,體驗到豐富的空間序列,才有歌劇。」伊東豊雄曾描述如何享受這座歌劇院。

這是座會呼吸的組織,結合藝術與生活,內與外的網絡。弧弧相連的曲牆,難以定義邊界,讓內部與外部的空間得以連續。回歸原始的洞穴,引入自然的光、流水,讓人分不出內外虛實,如同人類的器官,對器官而言身體是在外面,對身體而言器官是在裡面,一種內與外之間的模糊。迴盪在歌劇院內外的是,不停流動的聲音和光線,展現強烈生命力。

伊東指出,在一般建築物的內部,聲音會被牆壁所遮斷,內部與外部的聲音無法流動自如。而「美聲涵洞」就像一個有機體,建築內的洞窟讓聲音得以傳遞,成為連續不斷的聲音空間。不只是聲音,光線和空氣亦可以自遙遠處,穿透至白色洞窟的深處,人們進入其中時,便會自然而然張開全身感官體驗。

貫穿室內與戶外的水道就如同一縷緞帶,打破內外區隔的牆,也繫起藝術和生活,潺潺延續著流動的空間。

呼吸孔則搭起了內在溝通與外界連繫的橋梁。歌劇院有「表層上的」及「在量體內綿延不絕的」呼吸孔,如同自然界是透過各種具有孔洞的管狀元素,彼此連結組成,歌劇院也透過孔洞獲得陽光、空氣和水。

夜晚,孔洞流瀉著內外交融的秘密。外觀牆面上的圓窗在夜間會發光,有些是本身暗藏光源,有些則透過場館內部的照明流露幽微光線,各個孔洞的亮度都不同,展現都市夜晚璀璨的表情。

用水幕防火,從地板送風

除了曲牆,水幕、輻射冷卻地坪是另外兩大亮點。沒有直角的曲牆面,讓一般以方形的鐵捲門做為防火阻隔的方式無法搭配,引進的則是在曲牆上一點一點串連成一條線的防火水幕系統,每一個點都是一個撒水噴頭,當偵測到火災時,就會噴出細細的水霧連結成水幕,具有阻熱及滌煙的作用來防止火災蔓延。總共十三面水幕,會形成直徑一米六的水幕,取代防火時效一小時的鐵捲門,再加上視覺及行動上可以穿透水霧,可提高避難的安全性。在一樓大廳為了維持高度和曲牆結構的完整性,歌劇院的空調不從天花板走,而是從地面上調節溫度。在地板下布滿了冷水管線,將地板降溫,利用冷輻射使地面以上兩公尺處空氣降溫,同時利用地板下的高架孔隙將外氣冷卻,由地面圓形孔蓋吹出,補充新鮮空氣,達到陰涼舒適的體感溫度,也可節約冷卻上方空氣所耗的能源。

劇場的色彩

大劇院、中劇院和小劇場分別是紅、藍和黑色。場館二樓、二○○七席的大劇院,以溫暖和喜氣的紅色為基底,以優雅的身段,熱情歡迎每位觀眾。七九六席的中劇院則以海藍色為基底,如同在深海裡,擁有自由、多變的靈活空間。位於地下室二樓、兩百席的實驗劇場,以黑色為基調,由兩面直線牆面及兩面曲線牆面構成,延續聲洞的流動特色,當打開大型隔音門後,小劇場可串連戶外階梯式看台,開展演出的另一種可能,帶給觀眾與舞臺最獨特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