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10年的問題該落幕了...菸農不願轉作 只因種菸草利潤高?

農業經濟

因台灣氣候因素,國產菸草價格偏高,是海外菸葉的2倍,品質又不如進口菸葉,但國產菸葉佔台酒公司採購菸葉比率甚高,不合經濟效益也不利菸品研發及市場競爭。

因此,台灣菸酒公司明年起將不再採購國產菸草,換句話說,今年就是台酒收購國產菸草的最後一年。面對賴以維生的工作即將走到盡頭,上百名末代、二代菸農2日遠從屏東、高雄、嘉義北上抗議,希望能保住自身的工作權,維持與台酒間的契作關係。

事實上,台酒要停止收購國產菸草,政府也並非完全沒有配套措施。過去10多年來,農委會陸續多次發離菸補助,並輔導菸農轉作,因為離菸已是政府既定政策,「沒有回頭路」。農委會農糧署主秘翁震炘就指出,政府從1993年迄今已4度輔導菸農轉作,不會再有新的離菸輔導方案。

政府補償菸農助轉型,農民、台酒皆大歡喜?

回顧過去政府祭出的一波又一波補償,政府1993年就評估菸葉生產已非今後經濟作物之一,而訂定「菸農自願廢耕補償辦法」,盼能透過補貼與輔導協助農民轉型,前菸酒公賣局(台酒前身)也配合政策在1993年1996年提供過首波補償金,每公頃補償60萬元,當時總計發放約新台幣20億餘元,在這波的補助中,菸草種植面積就大為減少,成效卓著。

接著在2001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菸品專賣制度隨之在年底廢除,民間業者可製菸,公賣局轉型為菸酒公司,與菸農的特殊採購契約關係不存在,同時也更確立了離菸目標。

因此在2002年前菸酒公賣局又發出第2波補償,每公頃補償105萬元,共發放約新台幣46億餘元,菸草種植面積逐步萎縮,事情就這樣畫下完美句點了嗎?

問題依然卡關

有鑑於菸品專賣制度廢除,台酒與菸農間的契約關係結束後,政府也就沒義務再收購國產菸葉,因此菸草買賣回歸市場機制,正所謂「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照理來說,以市場因素及成本效益考量,收購國產菸草並不符合效益,菸業應該會就此變成夕陽產業才對。

然而結果卻不是如此,原因就在於產業轉型不是一蹴可幾,即使有些菸農願意配合政府政策轉作,但依然有部分菸農不願意,因此在10多年間不斷陳情抗議,想爭取一絲續種植菸草的希望。當時政府也體恤仍未離菸生產的菸農生計,因此責令台酒持續收購國產菸葉,自2002年至今已長達15年之久,農委會也從2013年開始透過菸捐來輔導菸農轉作。

直至2016年8月,行政院最終核准,台酒向菸農購買2016至2017年期菸葉之後,將不再採購。菸草主要產區包括南投草屯、嘉義中埔、高雄美濃、屏東以及花蓮地區;1969年全台種菸耕戶原本高達9200多戶,面積近1萬2千公頃,至少有2萬名菸農,隨著政府逐年推行離菸政策,截至今年9月底尚未提出申請轉作或一次性離菸的耕戶僅剩229戶、面積100.16公頃,離菸人數目前已達8成以上。

至今仍不願轉作的菸農究竟是為何不願配合?

真的是因為種植菸葉賺很多,因此這些菸農才不肯離菸?外界總認為,因菸草種植期在2期稻收割至1期稻插秧期間,相對比其他作物都要來得短,加上利潤高,菸農才因此不願轉作其他作物。但就有菸農無奈地說,其實種植菸葉需要大量人力,收成、烘乾等作業相當繁複,而現今農村缺工嚴重,請工人的成本變得更高,種菸草的利潤並不像外界想得那麼好。

既然利潤不佳為何仍不願轉作?問題或許卡在「文化」,畢竟菸業在台灣農業也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若單以「賣香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反而是抹滅了台灣菸業的農村文化。

僅剩的229戶菸農...政府下一步該怎麼走?

菸農有菸農的想法與立場,政府也有政府難處所在,到底政府該怎麼做,才能兩全其美?面對尚有229戶菸農未申請轉作,農委會下一步還需要請地方農會、公所逐一拜訪這些菸農,進一步瞭解個別菸農的狀況,看是否有其難處所在,再給予適當協助,農委會此舉無非是希望能建立溝通橋樑,輔導轉作。然而,目前已經申請離菸並轉作的菸農多半開始以瓜果、雜糧、蘿蔔等為主要種植作物,其中像曾是菸業王國的高雄美濃,以及嘉義中埔地區,許多菸農揮別種植菸草後,改作轉型都相當成功。

台灣離菸政策既定,農委會當然希望農民能全數配合,因此除了農委會會持續協助與輔導,台酒方面也依然要持續與菸農溝通,鼓勵全數菸農轉作。而過去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主任林清麗也曾表示,無論是國健局、農委會或是主管台酒的財政部,相關機關都該更有擔當的為國民健康把關,否則相較於低利潤、辛苦堅持種稻的農民來說,顯然有些不公平。

要協助菸農全數轉型固然不容易,但既然台酒已下定決心,確定明年起不再收購國產菸草,那麼就得有效貫徹,才能加速菸農轉作,否則只是讓卡了10多年的問題繼續延宕罷了;反過來看,如果離菸政策能徹底執行,老問題就不會繼續糾結,樂見的是,政府帶領農村轉型或許也會是台灣農業新的發展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