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的退休宣言暗藏什麼錦囊妙計?

企業追蹤

「決定公司在我退休後的制度,是我最後對公司非常重要的貢獻」,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2018年6月股東會後就要正式退休,他也說,「台積電從來不是萬里無雲,每年挑戰都很大,挑戰來自四面八方」。

但為什麼張忠謀認為台積電在他退休後,面對未來挑戰,最適合雙首長平行領導,為什麼不是兩位共同執行長擇一領導,又或交由董事會共同合意決策,其實張忠謀的心理想的就只有「穩定成長」4個字。

雙首長平行領導猶如共同執行長2.0

觀察過去台積電的接班計畫,2009年張忠謀一句「我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回鍋重掌執行長一職,到2013年進入共同執行長時代就可看出端倪,說白了,這次的雙首長平行領導就是「共同執行長2.0」。

從制度面來看,以往張忠謀時代,台積電的模式比較像是政治上的總統制,多數的決策,都是他說了算,如金融海嘯期間,他獨排眾議,在董事會上堅持拉高資本支出,不但一舉拉開與競爭對手在先進製程技術的差距,更確保景氣復甦後,有足夠產能支應市場需求。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台積電的經營模式與台灣大多數企業並無不同,但問題是後張忠謀時代,少了強人怎麼辦?有可能由另一個強人取代嗎?這會不會造成台積電各山頭竄起,引發動盪內耗,成了張忠謀要解決的問題。

張忠謀的雙首長平行領導猶如橋賽

從張忠謀這次巧妙的安排分析,不難看出張爺爺透過「橋賽」中的深謀遠慮與細膩心思。以營運藍圖來看,台積電先進製程已確定跨進3奈米,張忠謀也認為,摩爾定律還有10年可發展,但「2奈米以下,難度相當高,是否會有該製程,還要再過幾年才能確定」,言下之意,台積電未來十年的發展已經規劃得很明確。

而制度面上,明年6月以後,台積電將正式走向雙首長平行領導,劉德音可望獲董事會支持,出任董事長,而魏哲家則擔任總裁,乍看之下,由法理而論,似乎董事長才是公司實際的權力核心,且總裁又大多有集團概念,但在張忠謀的錦囊中,似乎沒有這樣的疑慮。

舉個例來說,就在張忠謀意外預告退休這件事的前兩天,台積電才剛剛決定3奈米新廠設置地點落腳台南,以這項重大投資決策來說,現在是張忠謀說了算,但若時空替置到明年的雙首長平行領導,劉德音將負責與政府溝通5缺問題,與民眾社會協調環保疑慮,甚至建廠對社會帶來的影響。

而魏哲家就要負責執行蓋廠、未來營運等等,也就是說,魏哲家實際握有兵權,只管如何打仗,至於要不要打仗,何時收場就是劉德音為首的董事會所決定。

雙首長平行領導只有台積電適用?

但就算是這樣理想的模式,還是有可能出現意見相左,而這也就是張忠謀為什麼認為董事會將扮演重大角色的原因。事實上,張忠謀為台積電打造雙首長平行領導,並不是所有公司都能一體適用,這必須水到渠成,公司治理與股東結構相輔。

台積電今年原只需補選一席董事,但考量共同執行長都是接班人,因而讓劉德音、魏哲家都進入董事會,也因此,現階段董事會結構包含5席獨立董事與5席一般董事的雙數董事席次,但明年張忠謀不續任,董事席次可能將回到9席。

再者,董事會中,劉德音、魏哲家都各只有一票,不過台積電董事會有強大的5席獨董,張忠謀也說,「劉與魏意見分歧時間不多,還是會有的」,並指出有國外基金大股東負責人向他說,「一個好公司要從Outstanding的董事會開始」,強調台積電董事會的傑出。

也就是說,張忠謀為台積電打造雙首長平行領導,但有紛爭或意見不合,最終還是由董事會來裁決,這與歐洲政治上如法國採用的「半總統制」破有異曲同工之妙,好處是有助穩定,董事長看似無實權,但確有決策裁量的關鍵力,總裁看似有實權,卻又需依照董事會的指導方針做事,既制衡有相輔相成。

更何況,張忠謀認為,劉德音與魏哲家有很強互補性,是1+1大於2。他分析,共同性上,兩人都聰明、反應快,且很專業;互補性上,MARK(劉德音)想問題很周到,想得多,所以是最後把關者,而CC(魏哲家)是比較快做決定,所以做總裁、很快做決策。從這段張忠謀對兩位子弟兵的觀察,不得不佩服他的用心。

張忠謀預告退休,似乎少了「警語」

然而,林林總總分析後張忠謀時代的台積電領導制度,回到現實面,距離張忠謀退休還有8個月,為什麼還未經過法定程序,董事長、總裁現在就先浮上台面?除了張忠謀從客戶、夥伴、員工的「道義」上考量,不能不禮貌,最重要的,台積電公告上「所有現任董事除張董事長外,均已同意被提名並於股東會選舉後續任下屆董事,並同意支持自下屆起之上述雙首長平行領導。」已經解釋,也看得出台積電在用字淺詞上的推敲痕跡。

只不過,張忠謀可能省略的是,這些決定還要經過股東會選舉下屆董事,並由董事會推舉新任董事長的但書,況且2日的公告與記者會都只是預告,以台積電股權結構來看,除非占比高達8成的外資,有不同意見,否則事情還沒發生,張忠謀沒加註「警語」,算是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