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環評、赤色恐怖三大黑手阻經濟 中研院士集體發聲提建言 

產業趨勢

­「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之,現在我們要說,法律、環保、赤色恐怖,多少人假汝之名!」旅美中研院院士王平話說得非常不客氣,但背後代表的是經濟學者對台灣經濟現況的極度憂心,他表示,台灣若不盡快找到突破口,10年之內恐怕就會陷落「中所得陷阱」國家,也就是舊的、新的成長動能都欠缺,經濟將嚴重停滯,並將至少被15個國家超越。

時隔3年中研院院士再對經濟問題發聲

中研院院士王平、謝長泰、朱敬一(出任駐WTO大使後,由中研院經濟所秘書長彭信坤接手)等人歷時27個月研究,於今(5)日發布「台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建議」白皮書,是繼2014年6月的賦稅改革政策建議之後,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中研院再次針對台灣經濟問題,形成大規模集體發聲。

特地回台主持發表的王平直言,台灣經濟有三大黑手:法律、環評和赤色恐怖,「不盡快解決的話,台灣會被害得不輕。」

最直接來說,像是要談新一代的產業創新,奠定基礎之一的大數據卻因為卡在《個資法》而受到限制。「像是精準醫療,台灣有將近2300萬的健保資料和生物基因庫資料,利用這些資料,其實我們可以進一步研究哪些特徵的人容易患哪些病,中研院已經進行3年了,但一遇到《個資法》問題,就寸步難行,」彭信坤無奈透露。

而另一位專長時間序列的旅美中研院士蔡瑞胸也說,台灣想要發展大數據產業,但數據卻都拿不到,根本變成空談更不用說要發展。王平則附和表示,台灣的法規嚴謹是好事,但並非無限上綱變成民粹,舉例來說,眾所周知美國對於個資很保護,但它們把這些資料全部打亂,不僅能做為學術使用,連商業界都可以用,「反觀台灣的法律卻一直被法律人給操控了。」

法律、環評和逢中必反,台灣經濟三大阻礙

第二個絆腳石是環評,白皮書中指出台灣獨創了環評的「否決制」和由環保機關「審查制」,先把開發者一定會危害環境這樣的因素做為前提,最後導致環評會議變成開發團體和反開發團體的角力戰,也讓審查時間平均得拖到300天,結果就不利於廠商投資。內容強調,環評制度必須改變,並非是要「環境向經濟妥協」,而是邁向一個更理性的討論。

彭信坤舉例,政府說要推動綠能產業,但許多德國的綠能企業卻因為環評緣故沒有辦法來,「這真得是全世界最奇怪的制度,只要環評說NO,就通通都不行,也沒有權責之分,這些環評委員完全不需要負責。」

至於最後一項阻礙則是兩岸關係。王平認為,台灣對中國的策略一向都是採取防堵,但一味反中並不是辦法,若我們採用跳蛙式策略,也就是說只要跳過競爭者現在的技術,直接發展更領先的技術,對方跑得快,我們就跑得更快來贏得比賽,就不必害怕中國的競爭,像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就是一個案例。

軟+硬、服務業價值是台灣下一個機會

時至今日在學者眼中,台灣的經濟已經接近病入膏肓,想要突破剩下沒有多久的時間,面對迫在眉睫的問題,中研院白皮書提出三大方向的建議:一是「軟」策略,改革避免純粹以研發、技術創新為主要考量,應該強調軟技能,整合服務業價值,發展如人工智慧、遠端醫療、金融科技等產業,「這類的產業比較不需要仰賴龐大市場,且台灣在人力資本有比較優勢。」

第二是「活」,在以軟硬結合為目標下,應設立一套「類似」早期工研院的組織,先稱為ITRI 2.0,改造目前多數法人已經變成「準公務」機構停滯不前的隱憂。這個組織應專門培養軟實力及商業技巧,並定時輪替其中領導人員,以便培育更多優秀的心血。此外,還須在各地建立面對面的平台,只要用到很少的成本,就能讓各地優秀人才進行交流。

最後一項建議是「臣」,指的是像過去李國鼎、李光耀式強勢主導的策略,於目前全球競爭的環境之下已經不適用,政府需要做的只是建立正確的誘因和法規制度,並且成為廉能、有效的政府,檢討政府拖延成性的行政決策。更重要的,對於政府、民意代表常常對產業政策亂開空頭支票,形成變相買票的行為,民眾也要對此高度監督。

「改革雖然很困難,但一定要先從教育民眾開始,」王平最後鄭重呼籲。台灣正面臨著成長率快速折半,同時薪資凍漲的窘境,當制度的改變一定會牽涉到社會觀念的改變,陣痛期絕對免不了,但現在所做的都是為了年輕人、下一代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點此下載:臺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106年9月出版)(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