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台灣政府給優惠 中共19大後對台密集鎖定青年基層

兩岸

對台政策是否有變, 是台灣對中共19大的第一關切。根據中央社9日報導,學者分析,習近平任內政府報告對台言必稱「經濟社會融合」、「青年基層交流」 ,19大過後,中共應會繼續「繞過台灣政府」給優惠。

學者也指出,從兩岸網路輿論發現,雙方民眾趨於對立,也顯示兩岸近年都面對內部鷹派勢力興起的壓力 。面對中共持續加強對台青年統戰,以及對岸武統聲浪興起,學者建議,政府應思考如何與中國大陸「民眾」 對話。

中共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19大)將於10月18日登場。回顧過去5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自2013年全面接掌黨政軍後,台灣隨即於隔年發生太陽花學運、九合一選舉藍營大敗、政黨輪替,出現新局面。

中國自己出手 認為「台灣青年認同」是對台統戰面臨的最大問題

這段期間以來,中國大陸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對台部分除了持續重申「反台獨」外,著墨最多的便是加強青年、基層交流,以及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等。

擔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的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歷經太陽花學運,中國大陸已發覺「台灣青年認同」是對台統戰面臨的最大問題;國民黨屢次在選舉大敗,更讓中共體會不能再依靠「合作對象」,必須「自己出手」。

中共繞過台灣政府 精確落實到青年與基層族群

王信賢指出,為此,中共開始陸續推出卡式台胞證 、居民待遇乃至放寬台生入學門檻等,希望將優惠「繞過台灣政府,精確落實到青年與基層族群」。但王信賢也指出,有中國大陸學者反映,中國大陸民間對官方持續對台讓利,不但遲遲無法達成統戰效果 ,更出現民進黨全面執政的局面相當不滿。這讓大陸民間出現「革命不是請客就是吃飯」的揶揄,也使中共內部對台溫和派陷入劣勢。

因此,中共給台灣民間「胡蘿蔔」的同時,「棒子 」也並未省略。

中共軟硬兼施的「教育」台灣民眾

王信賢認為,非政府組織工作李明哲遭陸方指控「 顛覆國家政權罪」限制人身自由,除了是中共為「教訓 」台灣政府外,也是為「教育」台灣民眾。「過去給你(民眾)的都是好處,你卻在選舉作出這樣的選擇(藍營大敗),顯然不夠痛嘛。」

王信賢提到,兩岸政府過去交鋒過程中,也曾有多次鷹派勢力抬頭的時期,但當時,中國大陸民間對台灣態度仍然友善。不過,自從去年陸客團火燒車事件至今 ,中國大陸民間輿論一面倒向「強硬」、「武統」。這讓習近平陷入困惑。

王信賢說,「對習近平而言,當然要以最小成本解決台灣問題,但現在無論官方或民間(強硬)的態度, 都不是最小成本。」

大國崛起戰略 統一還不是習近平的執政優先選項

前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洪奇昌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習近平優先戰略目標是大國崛起、軍事、 經濟、法治、統一。當中國大陸的「強國夢」、「強軍夢」到達一定程度時,統一才會被移到前幾項順位,但在現階段「統一」不是習近平執政優先的選項。

洪奇昌指出,二二八事件至今70餘年,在台灣仍舊折騰,若中共真的武統台灣,「這個社會要折騰多久? 」因此,武統應該不會是習近平優先考慮的選項。

同樣擔任陸委會諮詢委員的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則在研討會文章中分析,中共未來將採取單邊作為將兩岸關係一國化、法制化,給予台灣青年 、台商準國民待遇,以此區隔台灣政府與民眾。

張五岳指出,中共未來在兩岸官方談判協商方面, 仍會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作為互動基礎,同時在外交與國際空間、軍事威攝持續打壓,以求對內交代、對外宣示與對台威嚇。

學者認為政府應思考 如何保持中國大陸民間對台灣的憧憬

對於政府未來如何因應19大後兩岸的變局,王信賢認為,政府應該思考如何保持中國大陸民間對台灣的憧憬,進一步對中國大陸民間對話;在官方互動上,即便不談政治定位問題,但可以在釋出訊息時,使用習近平曾使用過的關鍵詞,或許能讓中共感受到政府的善意。

張五岳則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一方面取決於兩岸領導階層理念與高層互信,一方面繫諸兩岸人民相互 認知與理解,兩岸高層對政治可以有歧見,但兩岸人民卻不能相互仇視,任何製造雙方人民對立與仇恨的言行都不應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