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巨獸長庚醫院零所得稅? 黃國昌戰長庚 許虞哲點頭改進

政府政策

­長庚醫院資產淨額高達3840億,卻不需要繳任何所得稅?

10月9日時,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黃國昌在臉書上發布長庚醫院的收支紀錄表,質疑長庚醫院仗著「醫療財團法人」的名號,坐擁千億資產躲稅。

長庚醫院收入來源五花八門,最終卻能零所得稅?(圖片來源/黃國昌臉書)

由於黃國昌在國定連續假日丟出免稅規定爭議這顆震撼彈,殺得財政部措手不及,終於在今日(11日)財政部長許虞哲赴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兩人才有機會公開談論,許虞哲也現場承諾會全盤檢討財團法人所得稅免稅標準,並將股利收入納入《所得稅法》中的收入範疇。

零所得稅天堂,長庚成台塑的控股中心?

根據黃國昌所公布的數據,長庚醫院3千億以上的淨值,有7成資產與醫院本身經營目的無關,包含醫療儀器設備在內的固定資產僅佔650億餘,其餘全是台塑集團關係企業的股票。因為如此,長庚醫院的2016年的醫務利益僅佔3億,非醫務利益則將近百億,卻無需繳納所得稅,長庚醫院儼然已成為台塑集團逃稅的巨型控股中心。

長庚醫院7成資產來自台塑相關企業。(圖片來源/擷取自立法院議事直播)

事實上,財政部也不是無所作為。

行政院稅改方案出爐,除調升營所稅、調降保留盈餘稅、取消兩稅合一設算扣抵制、制定股利所得制等等新制外,對於時常為人詬病的財團法人鑽洞躲稅問題,財政部也祭出了規範,決定將教育、公益、文化等等財團法人的股利收入也納入所得課稅。此法一出,勢必會影響到一些財團法人團體,尤以投資較多股票的醫療財團法人影響最為劇烈。

不過,財政部的稅改方案是否真有切中核心?真能避免將財團法人作為避稅手段的陋習嗎?

稅改還不夠,黃國昌:財政部不要只做一半

根據行政院的《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免納所得稅適用標準》,財團法人需要符合與創設目的有關之支出,不低於財團法人基金孳息的6成等等9個要件,才能達到免稅標準。看似不容易,但黃國昌指出,業界會計師大多知曉該如何透過申報,躲過應稅範圍,因此若不確實修改9大要件,財團法人淪為避稅絕招的問題恐怕無法斬草除根。

黃國昌認為,即便財政部刪除《所得稅法》中財團法人股利所得免計入所得額計稅的規定,未來股利所得依舊能被視為「非銷售勞務收入」,進而轉化為免稅所得,因此呼籲財政部事情不要只開個頭,要做得徹底。

不過,由於財團法人的管轄規範四散於各大公共部門,查核標準不僅不統一、也不公開透明,也成為一個癥結點。而醫療財團法人直屬於衛福部,財政部也承諾會和衛福部等等主管機關討論,制訂出合理的規範。

兩條路可走,長庚選哪條?

前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曾在《聯合報》專欄中提到,台灣的醫療院所發展猶如商場鬥爭,逐漸往大型化、精緻化的兩極的趨勢發展。而多以公益財團法人運作的大型醫院為規避課徵營所稅,便會想方設法以「支出」來節稅,為了節稅,就擴充醫院規模,醫院再有盈餘,又要為了避免繳稅再擴充,便造就了醫療結構M型化的問題產生。

雖然黃國昌提出種種的待改事項,但黃國昌仍肯定財政部稅改方案的走向。除此之外,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現為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的王明鉅醫師也肯定財政部的改革,直指這是財政部給全國民眾一個見證醫療發展史的機會。

王明鉅指出,財團法人股利所得納入所得課稅範圍,儼然是「長庚條款」,要長庚好好利用鉅額的股利收入在添設備、聘人員、改環境、做公益與提升品質等等的醫療層面,不要忘了當初成立醫院的本質。若不掏出6成的財團法人的基金孳息在醫療用途,就等著被課所得稅。長庚的董事會選擇花錢繳稅了事,還是開始在醫療環境上有所做為,全民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