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蝦皮 PCHome是要正面迎敵還是先自斷雙手流血而死?

產業動態

看到來自新加坡的蝦皮跟台灣電商PChome的大戰,說真的我沒太多興趣也沒花很多精力在研究這個案例,雖然幾大媒體雜誌的封面故事都在報導,還是引不起我太大的興趣研究兩家的策略差異,反而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台積電的接班故事與邏輯。

台積電這家台灣本土公司,如今市值已經超越半導體巨人英特爾Intel,可見得台積電這家公司過去30年的發展是多麽的值得研究,尤其在另外一個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當年繞道或是派了先遣部隊,甚至在資金上都是大股東結合國際資本到對岸發展,台積電都仍然不為所動,努力耕耘自己的技術與服務平台,如今兩家公司目前市值相當,只是一個市值用美金計算,一個是用台幣來表達,雙方差距30倍而已。

台積電市值領先對手30倍

台積電正因領導接班安排與新的技術突破受到媒體注目時,另外一位老闆卻因為當時他的古董收藏拍賣高價也得到部分的媒體注目,兩相對照之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得到的注目禮是一種價值,價值會留在許多人的心中,形成一種典範,而另外一個已經移民新加坡大玩古董的大老,留下的是收藏古董拍賣的一個數字(價格)。從這裡我要從價值跟價格上面來兩相論證,並留下許多未討論的空白給大家思考.....

過去10多年我在兩岸從事投資評估的工作,也見證了中國這十多年經濟飛騰的年代,所以對於互聯網的發展到手持裝置App的迅速發展特別有心得。

在台灣看到許多對大陸互聯網發展講得頭頭是道的人,卻沒有很多的大陸經驗,都只是馬後砲發表一堆大陸互聯網多厲害多強,多方便多跨越高牆,卻未能看到他在大陸經歷過去數十年的發展脈絡中說出一個比較中肯的建議或是洞見,大多是馬後砲隨著媒體報導的煙花言論罷了。

經歷ICQ、MSN、QQ等跨代的聊天軟體,再到目前的What’s app、微信等軟體,我覺得我所能著墨的點並不多,但是我先來舉例一個我曾經歷的案子跟大家分享。

當年台灣有家名片辨識很有名的公司蒙恬科技,因為推出了手機名片辨識App而造成轟動,不只是中文也可以日文辨識等等,一個App的下載需要好幾百台幣,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約600台幣左右,對於許多有名片儲存需求的商業人士來說的確是一個好幫手,因此媒體報導蒙恬因為這樣的App下載淨利潤多了台幣5000-6000萬。

價值與價格,大家怎麼選擇?

因為蒙恬累積數十年光學OCR中文辨識的技術,在App的開發技術投入不需要很高,而手機App的銷售又相較於傳統軟體銷售的成本大幅降低,因此蒙恬在手機上的軟體取得相當好的競爭態勢,淨獲利也大幅增加。

還記得是在2010 年我在大陸看到一個大學創業競賽獲得首獎的題目,叫做雲端智能名片辨識系統,當時App還是一個非常新的觀念,一個25歲的小伙子跟他同學創立了這家公司居然靠著雲端辨識系統得到首獎,並宣稱其辨識技術也是OCR但準確度可以超越其他廠家,精確度可以達到100%且可以連續拍攝多張同時辨識,包括我任職的投資公司都在追捧這家公司並給予投資,最重要的是這家公司的軟體是免費下載,這會不會太屌了。

好玩的事情來了,因為這個案子被交付到我手上並要我寫出投資報告,我粗淺的研究了所謂的OCR 光學辨識技術後,發現連台灣蒙恬都不敢號稱100%的辨識率,為什麼中國大陸可以出現這麼一家以技術領導的辨識公司,而且創辦人當時才25歲,果真地大物博人才濟濟之外,我也對這片大陸產生了無限的憧憬。

當然我的Due Diligence 就此展開,我一直認為DD是培養一個投資人才最重要的步驟與邏輯,很多人只單純看被投資公司所提供報表的數字很好就可以開始寫一篇漂亮的投資報告,整個在腦海裡浮現一片美好的前景,因此自我說文解字自動形成投資論證,卻忽略了許多商業活動的本質與運營。

免費App的100%辨識度是因為背後有小黑人

我本身就是使用蒙恬軟體的人,對於每張名片辨識準確度不是100%又要手動更改,已經花了我自己很多時間在做名片資料整理這件事讓我非常的煩,有這麼一個新的雲端免費軟體是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基本上,我心裡想的事,我根本不相信這件事是真的,巴菲特投資原則裡有一個我認為是最簡易了解而且是用來檢視自己思考邏輯的事: 再艱澀的技術或是學問,都不能脫離我們每個人的普通常識。

在這個案例上我們試想,怎麼一個25歲的毛頭小子天縱英明,在OCR技術上有這麼大的突破,於是我把在使用蒙恬App上遇到最不方便的問題一一的利用這個所謂雲端名片管理系統來驗證。

這個公司光是在第一輪就拿了幾百萬美金的投資,什麼客戶資料都還沒累積,就開始了一段驚奇的旅程。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個什麼都還沒有的公司光靠一個App軟體就有了所謂的估值(沒有營收也沒有獲利,套句別的話說就是有夢最美,跟台灣某些生技股一樣)。

於是我利用該App拍了幾張名片並上傳,果真在十分鐘內整個名片資訊完整無誤在半小時內全部回饋給我,並且把每個公司的住址直接往右撥就可以跟百度地圖相連結,包含郵遞區號還有電話等等都是可以很輕易的使用,更厲害的是在電話簿上按壓一下就可以查詢該公司相關的網路資訊,真的是嚇壞寶寶了,還真的很不錯很好用,但我還是不相信這個技術是他們自己開發的。

我總是認為所謂的雲端就是在另外一個角落,有那麼一群小黑人負責收集我們上傳的名片並且迅速且毫不錯誤的將所有的資訊一筆一筆打上去才可能產生準確率100%的結果。

為了驗證這個先入為主的觀念,我利用蒙恬的App把名片上下巔倒過來拍,我只能說辨識率慘不能賭根本沒辦法辨識,於是我選擇了週五到週六凌晨兩點連續拍攝了10張名片讓他辨識,目的就是如果是雲端有小黑人,總沒有App使用者會在凌晨拍攝名片辨識且小黑人應都在在休息吧,而且我很調皮的把名片歪斜45度角拍攝,上下顛倒拍攝,甚至自己用手寫製作一張名片也拍攝,居然我等到凌晨五點整個辨識結果根本出不來。

於是我就倒頭大睡到了早上9點,奇怪的是昨晚辨識錯誤的名片內容,居然全部都變成正確的訊息耶.........傑克,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原來那時候中國大陸就有智慧AI,可以對錯誤的內容進行自動校正,我著實對這塊土地上所遭遇到的人事物感到無比的佩服,我覺得在這邊追求我的中國夢應該是一個超級正確的選擇。

結果我的投資報告寫好了,並把這個DD的過程附上我的實驗結果圖片給公司,我當然就被約談了,結果大家認同我的報告,但是有人卻跟我說,我們當然知道他們後面是有小黑人,但是這個創始人的睿智與洞見剛好就是我們最欣賞的,這也是我們想要投資他的原因!

收費的蒙恬是要投入更多研發?還是跟隨免費腳步?

我記得我聽到這一番話,還好當時我還年輕心臟還承受得住,原來這樣的團隊可以是投資的標竿,怎麼跟我的認知相差這麼遠呢?這個公司並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重點是當時的蒙恬知道這個對手,這的對手的技術搞不好就是下載蒙恬的OCR技術,並讓雲端的小黑人在另一端用蒙恬的技術幫使用者校正所有的資料,而蒙恬為了繼續生活下去勢必會投入研發費用做技術迭代,但另外一家公司卻可以這麼毫不費力的慢慢用免費來侵蝕這塊名片辨識的市場。

我常常在想,即使蒙恬知道對手的招數,他又能怎樣? 你能叫他把名片辨識App免費讓消費者下載,而讓原本的獲利5000-6000萬台幣憑空消失,自斷右手嗎? 哪個公司的經營團隊可以下這樣的決定,但是不自斷右手又如何面對這種免費的風潮競爭呢?

最後說到蝦皮不管他用什麼策略讓運送免費,而取得許多的市佔率,我都不想去研究他,直到他推出了2小時到貨,遲到1分鐘賠償60元的方案,我覺得這樣的策略根本違反了競爭的本質而就是「補貼」了,這樣不只是要搶市佔率,根本就是要直接KO PChome.....就好像我上述的蒙恬面臨的進退維谷一樣,是要自斷雙手流血而死,還是要看著市佔率的半片江山拱手讓人。

我不知道台灣許多人是不是並不在意今天是蝦皮或是哪個國家的App用補助的方式來競爭,只要消費者自己獲利就好的心態,但是「違反商業競爭原則」或是「商道」的公司,你真覺得他有可能會在佔得絕大市佔率繼續回饋消費者嗎?

沒有基本的商業倫理,擾亂市場秩序的人本就是政府應該管制的對象,大家如果還不能知道這樣不公平競爭的結果會對整個經濟社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就可以想想如果一個外國的App用來叫計程車打出司機遲到一分鐘公司補助60元賠償的方案是一樣的,或是其他靠估值成長的公司將掠奪台灣的計程車市場半壁江山,將有另外一個上櫃公司台灣大車隊也將因為補貼戰而血流成河。

台灣誤解了,其實電商是重資本的投資

在台灣的我們都以為從事電商是一個輕資本的事業,但是在中國大陸卻是一個重資本的遊戲,許多靠估值成長的公司在虧損連連之下,都可以募到許多資金而把估值變成數十億甚至百億美金,一個重資本的對手跟輕資本的你對打,就跟拳擊賽不同量級的選手擺在一起,你覺得輕資本的選手有任何機會不被打倒(死)嗎?

很多新創專家或是人士,一直要說國際化就是自由化,不開放Uber就是不對反世界潮流等等,你們真的有去研究每個國家的計程車制度嗎? 除了制度之外,還有國內外都市化城鎮化的差異性,會對既有的商業活動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中國大陸的互聯網策略最高指導原則是什麼根本許多人都沒有去探討,美國FBI光是要請Apple解開一個手機密碼查案,Apple都可以站在保護消費者的角度上而然拒絕。

當中國大陸互聯網什麼都綁定實名制,包含微信、 美圖、 還有滴滴打車,所有的資訊都在一個最大的Matrix之下,並讓一個Super power作為最後的仲裁者,所有人的食衣住行行為都是可以被掌握的,你就比較清楚為什麼在一個某些方面比較封閉甚至防止你爬牆的地方可以在互聯網上給予這麼大的自由範圍去發展了!

我不敢說自己是個很國際化的人,但是我過去唸書工作在各地算是也跟許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生活過,我對國際化的認知就是,要擁抱自己目前所有的,包含認同自己的文化,歷史,語言等等,也就是必須先在地化,再去透過交流交換,跟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優點學習,有寬大的心態去學習去改變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才是國際化。 不只是隨便講個幾句英文,頂個名校的光環,身穿華服,就自認自己非常國際化。

價值與價格是兩個必須深入討論的面向,所有問題的討論都不要脫離我們的普通常識!

(本文作者從事創投業,經過同意授權轉載)­